環境反映汙染-全球微生物「被進化」,蟲蟲吃塑膠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從環境中提取DNA樣本中發現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歐新社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從環境中提取DNA樣本中發現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歐新社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用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了環境DNA樣本中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衛報」報導,該研究是首次對細菌分解塑料的潛力進行全球大規模評估,其中發現,分析的生物中有四分之一攜帶合適的酶。研究人員表示「發現的酶的數量和類型,與不同地點塑料污染的數量、類型相匹配」,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塑料污染對全球微生物生態的影響證據」。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澤連尼克教授(Aleksej Zelezniak)指出「我們發現多項證據支持這個事實,即全球微生物群的塑料分解潛力與環境塑料污染的測量密切相關,這是環境『反應』我們對其施壓的重要證明」。另一名教授里梅克(Jan Zrimec)表示「我們沒想到會在這麼多不同微生物和環境棲地中發現如此多的酶,這是令人驚訝的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70年塑料產量從每年200萬噸激增至3.8億噸,這刺激了微生物進化來處理塑料。海洋樣本中發現大約1萬2000種新酶,這些樣本取自67個地點和3個不同深度;研究結果表明「更深層次的分解酶水平始終較高,這與已知存在於較低深度的較高水平的塑料污染相匹配」。

土壤樣本則取自38個國家的169個地點和11個不同棲息地,最終發現1萬8000種塑料分解酶。研究人員指出「近60%的新酶不屬於任何已知的酶類別,這表明這些分子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分解塑料」。

澤連尼克教授透露「下一步將是在實驗室中測試最有希望的候選酶,以密切研究它們的特性以及它們可以實現的塑料分解率」。

延伸閱讀

>>澳洲大堡礁珊瑚產卵大爆發-挺過白化,展現生機

>>氣候變遷讓海洋變太暖!-赤道生物朝南北極搬家

>>太熱!海邊蛤蜊「熱到開花」-逾10億海洋生物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AI熱潮的代價:資料中心耗電、耗水 加劇十幾國斷水斷電危機

AI熱潮的代價:資料中心耗電、耗水 加劇十幾國斷水斷電危機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最新文章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熊出沒激增!日本秋田「Kumadas」地圖系統爆紅 單月新增5000人註冊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英國開始種水稻了?全球暖化讓歐洲種稻區往北移 開啟農業轉型之路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不是滅殺是「請搬家」!屏科大碩士創立「博威鳥控」 用生態知識解決都市鳥患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

達達馬蹄聲成歷史...布拉格維護動物福利與安全 市中心禁行觀光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