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IUCN:30%地球表面、80%亞馬遜地區應受保護

2021/09/28 環境資訊中心/編譯:姜唯

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主辦的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10日在馬賽通過決議,呼籲將80%的亞馬遜地區和30%的地球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指定為「保護區」,以阻止和扭轉野生物種的喪失。

IUCN不制定全球性政策,但IUCN的建議曾是聯合國條約和公約的基礎。他們將幫助接下來的聯合國糧食系統、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遷峰會制定議程。

代表久個南美國家超過200萬原住民的組織聯盟COICA在大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
代表久個南美國家超過200萬原住民的組織聯盟COICA在大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2025年前將4/5的亞馬遜流域劃設為保護區,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圖/Unsplash

拯救亞馬遜

代表九個南美國家超過200萬原住民的組織聯盟COICA在大會上提出臨時動議,要求2025年前將4/5的亞馬遜流域劃設為保護區,獲得壓倒性的支持。

「原住民要來捍衛我們的家園,同時也捍衛地球。這項動議是第一步。」COICA總協調人、委內瑞拉Curripaco人領袖何塞格雷戈里奧迪亞茲米拉巴爾(Jose Gregorio Diaz Mirabal)說。

在過去的20年間,亞馬遜每年因森林砍伐而流失約1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蓄意縱火清理土地用於商業農業或放牧。

科學家警告,這種破壞加上氣候變遷,可能會將世界最大的熱帶森林推入無法挽回的「臨界點」,變成類似大草原的景觀。

「2030年前達到30%」

另一項經過IUCN成員(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原住民組織)激辯最後通過的決議是,地球上30%的陸地和海洋應在10年內獲得保護。

該決議主張,這些區域必須是涵蓋豐富動植物生態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並受到嚴格的監測和執法。

許多科學家和保育人士甚至主張更加積極的「半個地球」目標。

自然運動主任奧唐納(Brian O'Donnell)說,根據此決議,明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要形成一項自然保護條約,「這項決議的通過明確告訴世界領導人,必須在第15次聯合國締約方會議上同意這個『30x30』目標,尊重原民和當地社群的權利。」

今日動植物物種滅絕的速度,是正常背景滅絕速率的100到1000倍,學界廣泛認為已經算是大規模滅絕事件,類似的現象在過去5億年間只發生過五次。

深海採礦

IUCN的1400名成員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另一項決議,建議暫停深海採礦並改革政府間監管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 ISA)。

業界人士認為,海面下方約5公里處海底的獨立岩石富含錳、鈷、鎳,是製造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更環保的礦物質。但科學家反駁說,此深度的海底生態系統很脆弱,一旦受到破壞,可能需要幾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該決議獲得超過80%的政府機構選票和90%的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團體的支持。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 Fund, WWF)深海採礦倡議負責人巴特爾(Jessica Battle)說:「支持暫停深海海底採礦的呼聲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顯示深海海底採礦沒有社會共識。」

IUCN主辦的世界保育大會會場。 圖/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會(IISD)
IUCN主辦的世界保育大會會場。 圖/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會(IISD)

氣候變遷委員會?

物種減少和滅絕的主要因素是棲息地喪失、遭到獵食、人類盜獵動物器官、外來種和環境汙染。但氣候變遷開始成為對野生動植物的威脅,成員們投票支持在IUCN內設立氣候變遷委員會的動議。

IUCN受脅物種紅皮書部門負責人希爾頓泰勒(Craig Hilton-Taylor)說,其目的是「召集全世界氣候變遷專家,幫助制定物種相關的議程」,「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是一體兩面。」大會最終宣言的草案中如此寫道。

程序性滅絕

10日經過長時間激烈辯論,大會通過一項關於「合成生物學」(基因工程的總稱)的動議,傾向支持更多相關研究和實驗。

具體來說,一種使物種地區性滅絕的技術,稱為基因驅動,讓保育人士意見分歧。

支持者說,這是對抗囓齒動物、蛇和蚊子等外來種的最佳工具,這些外來種已經在島嶼棲息地消滅了數十種鳥類和其他脊椎動物。反對者擔心經過基因改造的動物可能會找到通往其他大陸的道路,或者與其他物種共享突變基因。

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遺傳學家史登布萊哲(Ricarda Steinbrecher)說:「改造野生物種基因有明顯的生態風險和疑慮。」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世界保育大會決議 30%地球表面、80%亞馬遜地區應受保護)

※ 本文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補助報導經費,為確保新聞獨立性,不干涉報導內容

參考資料

Phys.org(2021年9月11日),Nature congress calls for protecting 30% of Earth, 80% of Amazon

延伸閱讀

>>疫情擋不住濫伐-雨林亞馬遜消失面積增17%

>>45年內 我們已讓60%的野生動物完全滅絕

>>解讀保育由紅轉綠 IUCN綠皮書找出受脅物種復育潛能

>>IUCN示警:氣候變遷已成為自然襲產的頭號威脅

>>不只是大火 科學家呼籲:跨國合作保護亞馬遜雨林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西部日落時份的養殖魚塭。 (作者攝,2023年5月)

「共生」成為威脅? 當養殖漁業遇上光電政策

2023/09/24
台灣西南沿海皆有牡蠣產業,嘉義縣反而是整體產業節點,良好的水域環境則是讓「東石蚵...

中秋烤肉必備鮮蚵-個個標榜「東石蚵」 嘉義東石蚵為何最知名?

2023/09/24
近年來屢次發生台北捷運博愛座衝突,不少乘客寧可站著也不敢坐博愛座。 圖/(本報系...

博愛座是「老弱婦孺」優先?衛福部擬修法「實際需要者」 草案已送立院

2023/09/23
據樂施會(Oxfam)統計,已開發國家承諾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遠遠不夠。 ...

氣候融資為何讓貧國越借越窮、陷入惡性循環?

2023/09/23
Thomas Chien Restaurant的無肉菜單餐宴上,出現這道猜謎菜色...

買不到蛋不用再擔心!工研院研發高蛋白、零膽固醇「安心荷包蛋」 原料是藻類

2023/09/23
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突破50隻,讓保育人士欣喜不已。  圖/林美秒拍攝,農業部林業...

罕見八色鳥現蹤台南六甲!「國家森林志工」協力守護生態

2023/09/23

最新文章

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突破50隻,讓保育人士欣喜不已。  圖/林美秒拍攝,農業部林業...

罕見八色鳥現蹤台南六甲!「國家森林志工」協力守護生態

2023/09/23
一份報告指出,社群媒體的寵物獼猴內容正在增加。 圖/SMACC提供

動物影片好療癒?按讚、分享正助長寵物虐待 國際調查曝可愛影片的殘酷真相

2023/09/22
離岸風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蓋在哪裡最危險?經濟部地調所分析高風險地質因素

2023/09/22
廢核平台在9月14日晚間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首批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完畢 民間社會國際行動不停歇

2023/09/22
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每年產出的乾淨電力相當於一百萬台灣家...

能源轉型如何成為生態助力? 沃旭最新白皮書提出行動方案

2023/09/21
翡翠水庫「分層水質自動監測儀器」定期維護作業。 圖/翡管局提供

供應大台北 600 萬人民生用水 翡翠水庫用「這技術」維持優良水質

2023/09/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