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捐款救亞馬遜大火 4招捐對錢
今( 2019 )年 8 月,巴西的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火勢蔓延 3 週以上且久久未能撲滅。新聞一出,引發各界高度注目。事實上,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 Brazil'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的調查顯示,光是今年 8 個月的時間,巴西就發生了超過 75,000 次火災,雨林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
亞馬遜大火的新聞一出,不少團體、個人都發起了募款活動,呼籲大家贊助雨林保護的公益團體。提案者以個人為主的群眾集資平台 GoFundMe 上,也出現許多以「拯救亞馬遜」為名的集資計畫。
現在,若是在 GoFundMe 上搜尋「亞馬遜 大火( Amazon Fire )」,你會看到超過 1,000 個集資計畫。目標集資金額從 100 到 100 萬美金(約為新台幣 3,000 到 3000 萬元)都有,有些提案者聲稱會將集資金額捐出給可信任的當地團體或第一線搶救雨林的志工,也不少提案者僅是呼籲贊助人關注這個議題。
「一個住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人,無法為發生在亞馬遜雨林的火災做出任何直接貢獻。但當你看到這種新聞時,你會想採取一些行動。」喬治華盛頓大學副教授、數位政治倡議行動研究者 David Karpf 指出。
辨別集資計畫虛實,你可以這樣做
問題在於,該如何確保你贊助的錢會被用在對的用途上?這麼多的集資計畫,怎麼分辨誰是真正關心雨林的人,誰又是想趁機斂財的騙子?在掏出信用卡贊助前,你可以先做幾項功課:
1. 查詢提案者的身份:
先在集資頁面上查看提案者的個人檔案,接著在搜尋引擎或 Facebook 等社群媒體上搜尋提案者的名字。這個步驟可以讓我們知道提案者的過往經歷。他是否如自己所聲稱的關注環境議題?美國《消費者報告》建議,可以查詢提案者是否在數個不同集資平台上都提出類似的集資計畫。如果是,這起集資計畫有很高的機率是詐騙。
2. 確認贊助金額的流向:
一個負責任的集資者,必須說明集資金額將會用在哪些地方。若集資計畫中沒有寫出預計的集資金額用途,你也可以發問或查看其他贊助者的評論。在 GoFundMe 這樣的平台上,集資計畫多為純公益性質的無償贊助。因此,很有可能你在贊助過後沒多久就忘了這件事。記得回到集資頁面上查看提案人是否有更新、確認集資金額確實被交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3. 了解受捐贈的團體:
如果受捐贈的團體是你所不熟悉的單位,可以先搜尋他們的名字,了解他們平時從事哪些活動、有無具體的成績。若受捐贈的團體願意為集資計畫背書,則該計畫的可信度更高。
4. 向平台申訴:
GoFundMe 的使用者條款明文禁止刊登詐騙、誤導或不可能實現的集資計畫。如果你發現提案者沒有把你贊助的錢捐給他聲稱會捐贈的團體,你也可以向平台申訴要求退款。
不過要注意的是, GoFundMe 每個集資計畫最多只會退還 1,000 美金(相當於新台幣 31,000 元),且贊助者必須在贊助過後 30 天內向平台申訴,並填寫表格、配合 GoFundMe 的調查。在那之前,你還必須先聯絡提案人,並給對方 72 小時的時間處理、回覆問題。
向平台申訴、要求退款的過程並不輕鬆,因此建議大家,還是在贊助集資前做足功課,考慮好再贊助。
不只贊助,關心雨林從生活開始落實
除了選擇值得信賴的集資計畫外,你也可以考慮直接捐款給長期投入雨林保護行動、具有一定聲望的公益組織。
例如,非營利組織 Amazon Watch 長期關注雨林環境與亞馬遜當地原住民的權利。跨國組織 Rainforest Alliance 則從商業、農業等不同利益團體著手,保護雨林生態。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也飛到亞馬遜雨林現場空拍火災實景蒐證,持續給予巴西政府壓力。
最重要的是,對環境議題的關注,不該在贊助或捐款完成後就消失。把看到新聞後擔憂的心情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行動,像是少吃牛肉(養殖牛隻是雨林被砍伐的主要原因之一)、購買雨林聯盟( Rainforest Alliance )認證的產品等。守護雨林,不能少你一份力!
本文參考資料:
〈Vox〉
〈Health〉
本文經「群眾觀點CrowdWatch」授權轉載(原文標題:亞馬遜雨林大火,我想贊助集資計畫:怎麼確定錢有被用在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