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到街頭上一堂學校沒教的氣候課! 全球學生掀起氣候變遷罷課潮,台灣老中青三代皆響應

2019/06/19 環境資訊中心

孫文臨報導(2019 年 5 月 24 日)

由台灣學生聯盟發起,響應國際 Fridays For Future 運動。 圖/...
由台灣學生聯盟發起,響應國際 Fridays For Future 運動。 圖/孫文臨攝影

席捲全球的氣候變遷罷課潮,5 月 24 日也在台北街頭同步展開。Fridays For Future 台灣學生聯盟(FFFTSU)及多個學生團體響應國際氣候變遷抗議活動,在立法院外舉行「氣候共學堂」,開出包含綠能、菸蒂、撤資等 8 堂課,現場有近百位民眾參與,老、中、青三代頂著炎炎夏熱,上一堂學校沒有的氣候變遷課。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理事長黃品涵說,雖然各國主要的罷課抗爭主要是呼籲政府關注氣候變遷現況,但這次的活動更涵蓋青年培力、公民賦權的意義,讓學生即便走出校園也能學到更多知識。

台灣學子響應全球罷課潮 走出學校上一堂未來的課

2018 年 8 月 20 日,瑞典的 16 歲少女雷塔・桑柏格(Greta Thunberg)第一次拿著木板出現在瑞典議會大樓外頭,木板上頭寫著「為氣候罷課」(skolstrejk för klimatet),當時只有她獨自一人,沉默地站在街頭。

從那天以後的每天早上 8 點半到下午 3 點,她都坐在同一個地方,而加入罷課抗議的人愈來愈多,她的事蹟開始在社群網絡上廣為流傳,許多學生在週五響應罷課,後來桑柏格受邀上 TED 講述自己的理念,並在今年 2 月走上歐盟演講台,呼籲各國領袖更積極的面對氣候變遷問題

今年初開始台灣各地也陸續有學生響應,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青年自主在每週五傍晚走上街頭,呼籲政府與民代正視氣候變遷的嚴重課題,台師大台史所的李星元說,一開始發起這項響應國際的抗議活動,只有 6 個人,但隨著時間的增加也有愈來愈多教會外的人加入,「4 月 19 日的時候就已經有數十人參加」他說,未來這項活動會一直持續進行下去,他們希望以聖經「焚而不毀」的精神來推廣 Fridays For Future 的環境運動。

課程講師,左起為台灣蠻野心足協會專員李孝濂及孫瑋孜。 圖/孫文臨攝影
課程講師,左起為台灣蠻野心足協會專員李孝濂及孫瑋孜。 圖/孫文臨攝影

「氣候共學堂」由 FFFTSU、TWYCC、350 Taiwan 等多個民間組織串連,在現場安排了「塑膠產業讓地球越來越熱——從一根菸蒂談起」、「綠能真的假的?」、「國際間談什麼氣候?——聯合國氣候談判簡介」、「校園撤資行動」等 8 門課,還設置「議題行動區」與「氣候電影院」,要讓公民互相學習、彼此培力。

從無到有的塑膠菸蒂 其實是資本主義的騙局?

課程講師之一,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專員孫瑋孜表示,1950 年時全球只有 1% 的市售香菸有濾嘴的設計,當時開始有醫學研究指出香菸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有關,因此菸商為了去污名化才開始大量使用濾嘴,「但後來發現濾嘴對於減低香菸疾病根本無效,現在也沒人相信濾嘴有效。」他說,目前全球已經有 98% 的香菸都含有濾嘴。

孫瑋孜說,濾嘴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纖維,其實就是塑膠的一種,在自然環境裡面需要 12 年才會分解,且分解後會變成細小的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中,「我們會要求台灣菸酒公司不要再使用塑膠材質的濾嘴,並與全球環團串聯,要求跨國菸草企業改用其他材質或者不用濾嘴。」他強調,香菸濾嘴只是眾多的塑膠垃圾來源之一,生活周遭有許多其時不需要的塑膠物品,最後都會變成垃圾。

孫瑋孜也指出,塑膠屬於石化產業的一環,根據研究目前塑膠產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站約 6%,約等於全球航空業所佔的碳排放當量,「未來人類愈來愈依賴塑膠,預估在 2025 年塑膠產業造成的溫室氣體將會占全球的 1/3,甚至更高。」他說,同時海洋的塑膠垃圾量也會高過海洋生物,而塑膠的分解又會產生甲烷跟乙烯,減少塑膠的濫用不只是減廢,更能減緩全球氣候變遷。

從孩童到青年都紛紛走向街頭。 圖/孫文臨攝影
從孩童到青年都紛紛走向街頭。 圖/孫文臨攝影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教育推廣專員李孝濂強調,最簡單的就是減少購買、反覆使用,「從源頭減量,才能有效的抵制塑膠業成長,每個人都不再持續購買塑膠製品,就能迫使企業轉向,對環境更為友善。」

解決氣候變遷有方法? 減緩、調適、世代正義

「氣候共學堂」發起團體,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黃品涵則表示,「氣候變遷」聽起來有點抽象,涉及的範圍與議題也很廣,但主要可以聚焦為減緩、調適、世代 3 個重點。

減緩溫室氣體的排放、垃圾的製造、能源的消耗,就能減緩氣候變遷;調適則是指,要正視氣候變遷的影響,並透過建築、都市規劃等方法與極端氣候共存。」黃品涵說,氣候變遷也是世代正義的課題,也許現在我們製造污染、使用塑膠感覺不到對環境的影響,但都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承擔。

此外,黃品涵也提到,「氣候電影院」選映的紀錄片《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提供了一個相當特別的觀點去解析氣候變遷,因為企業追求不斷獲利,造成能源不停地消耗,這是資本主義過去造成的錯誤,但紀錄片也提供了從資本主義改變這個錯誤的方法,讓資本家轉而朝向投資環境保護、永續發展的未來。

在街頭聲援氣候變遷的人潮。 圖/Markus Spiske
在街頭聲援氣候變遷的人潮。 圖/Markus Spiske

氣候變遷誰能解決? 民眾:每個人都是關鍵

活動的尾聲,民眾拿著手繪看板,從立法院走向行政院,呼籲政府正視氣候變遷嚴峻的威脅,正視全球升溫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沒土地的現況,有參與的民眾說,「氣候變遷看起來是緩慢改變,但事實上會變成複合性的災難,今年中國秋行軍蟲肆虐、台灣的龍眼樹沒有開花、蜜蜂逐漸消失、暴雨發生狀況變得嚴重,這些其實都息息相關。」

他說,印尼日前宣布要遷都了,因為地層下陷加上海平面上升,現在的首都雅加達在 2050 年將會被淹沒,「淹沒以後這些人要搬到那裡去住,有錢人可能買了很多房子,但平民百姓怎麼辦?」他強調,這些事情個人的努力很重要,政府和企業家也都有責任要解決,氣候變遷是需要全人類團結面對的挑戰。


推薦閱讀

歐洲大選掀綠色浪潮 年輕人用選票為氣候發聲

聯合國報告:2018極端天氣侵襲6200萬人

環境汙染破壞生態系統 為人類帶來致命疾病

作者文章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最新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隨著環保政策及地球永續的觀念普及,自備環保購物袋的風氣也愈來愈盛行,卻讓外界開始...

使用塑膠袋反而對環境影響最小?環團:重點在於「重複使用」及「消費行為」

2023/06/01
根據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的數...

巴黎夏天「熱死人」 面對極端高溫花都如何調適?

2023/05/31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回應

Top
我已滿18歲了! 我還未滿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