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廢玻璃變「限量錢幣」-她是海廢藝術家林佩瑜
「每次看到遊客拿到貨幣開心的樣子,我都會想,多年後他拿起那枚貨幣,就會想起這次的淨灘,貨幣就像種子,在每個人的心裡發芽,如果能長成一棵為環境倡議的小樹,就是我的期許。」海廢藝術家的林佩瑜這麼說。
從小就愛手作與畫畫的林佩瑜,卻在出社會、當了6年會計後,才意識到美術是真正的志趣,碰巧那時台灣網路業正興起,她便轉職到網路公司,負責平面設計和資訊處理,同時進修素描、油畫等課程,過著把興趣當飯吃的生活。
設計師用所學回饋家鄉,創新傳統文化
林佩瑜是土生土長的小琉球人,小時候常跟著擔任當地三隆宮活動紀錄攝影師的舅舅,走遍故鄉各個角落、參與各大慶典,「我舅舅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我這裡的廟宇文化與故事,慢慢地,我也愈來愈了解小琉球的民俗。」
在小琉球的民俗慶典中,最具代表性的莫屬每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也是在地人最重要的信仰與精神支柱。但隨著時代變遷,約莫2012年時,這項慶典也開始出現需要轉型的聲音,才能因應來自各地民眾、觀光客的需求,提供更符合現代的服務。
「雖然當時還在當平面設計師,但發現家鄉有這樣的需求時,就覺得是時候用這幾年的歷練回鄉貢獻,也算是一種對王爺保佑的回饋。」於是,林佩瑜和長年協助廟宇攝影工作的舅舅商量後,便決定回鄉,加入了當地三隆宮的運作團隊,開始過去從未有過的文宣組籌備工作。
在過去,傳統廟宇通常缺乏文宣、行銷、網站等概念,林佩瑜過去累積的財會、資訊管理、網頁與平面設計等專長,這時正好派上用場。由她與妹妹統籌的文宣組,目的就是為廟宇做「創新轉骨」,擴大老祭典在社會的影響力。
漸漸地,三隆宮不僅有了自己的網頁、新的宣傳品,「迎王祭規模很大,以前隨便辦一次至少都要支出1000萬,花費驚人,所以我在想怎麼替廟宇開源。」除了文宣,林佩瑜也為宮廟設計文創商品,供喜歡買紀念品的觀光客選購,活絡了在地經濟。
在轉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意見不合,但隨著行銷、宣傳和文創商品的效益漸漸展現,原本社區裡不希望改變的阿公、阿嬤們看見觀光客、廟宇的收益都變多了,社區的一切都逐步復甦時,大家的態度也逐漸從反對轉為支持。
再製海邊的廢棄玻璃,開啟另一扇倡議之窗
就在這時候,林佩瑜又遇到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人——海湧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郭芙。
當年,郭芙還是一名海洋大學的研究生,跟著指導教授和同學一起到小琉球做生態調查,林佩瑜在朋友的引介下,擔任起這群研究生的「管家」,協助他們在島上的食衣住行,以及各種在地行程的顧問。
彼此逐漸熟識,林佩瑜也越來越認識如海洋減塑、生態保育等議題的重要,終於在2017年,郭芙、陳人平和林佩瑜決定一起創立「海湧工作室」,希望透過淨灘、環境教育,為海洋、生態與減塑倡議。
工作室成立後,原本就會將海邊撿到的玻璃、石頭等物件,重製成各種裝飾的林佩瑜,也開始思索:有沒有可能透過再製海邊的垃圾,創造吸引更多人來淨灘、提升環保意識的方法?
「每次郭芙來小琉球做調查時,我都會拿這些漂亮的玻璃給她看。這些經歷沖刷、已無銳角,被陽光照射地閃閃發光,就像寶石的玻璃,沒機會被看見太可惜了。」林佩瑜回憶。
直到某一次大夥兒到日本神奈村旅行,看見一位衝浪客發起將海廢玻璃變貨幣的淨灘活動,相當有趣且吸引許多人注意,便開始想將類似概念引入小琉球,作為推廣淨灘的巧思。
林佩瑜進一步說明「日本是用海漂玻璃的顏色定義價值,但台灣的玻璃顏色只有三種,難以定義價值,郭芙突然想到我會畫畫,就請我在玻璃上畫海龜」,美化的同時,也引導大家看見海洋環境的問題。
於是,一行人就開始不斷地撿拾海邊的廢棄玻璃,再由林佩瑜負責彩繪,「一開始主要是畫海龜,傳達海龜保育的重要,後來畫的量愈來愈多,也開始畫其他的潮間帶生物,現在,我都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海廢藝術家』。」
垃圾製成美麗貨幣,為學子上一堂環境教育課
這些手繪玻璃,後來變成為人津津樂道的「海灘貨幣」,參加淨灘的民眾,分組競賽以兩公斤垃圾為基準,垃圾以重量計算排名次,每組最多發放五枚,每梯次淨灘最多送出五十枚,「貨幣雖然能到在地支持淨灘的店家消費,但好多人都捨不得花,想將獨一無二的貨幣收藏起來。」
隨著愈來愈多在地店家的支持、各方民眾踴躍參與,加上淨灘前,海湧都會先進行一場友善旅遊講座,這件事的社會影響力開始發酵,不僅至今每年持續,成為當地特有的文化活動,更吸引國際媒體報導,也屢獲許多文創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來,總有一群避開週間、選在週未場次參與的老師帶著小朋友,每次都參加,從未缺席,「看著這些國小五年級上下,最小甚至只有幼幼班的孩子,他們的認真參與,讓我更相信,小朋友都能改變了,一定能改變更多大人。」林佩瑜說。
為此,目前林佩瑜除了持續創作,同時也身兼白沙國小、全德國小的藝術人文教師,親自帶著孩童在廟宇、海邊、街坊等社區的各個角落,學習環境生態、傳統漁村文化與美學的知識。
再度回到起點,為家鄉建構循環經濟新典範
近年來,致力倡議海洋環境與減塑的林佩瑜,同時也沒忘記自己當初回鄉打拚的初衷,「海灘貨幣的成功,不只讓我們、在地店家看到小琉球的生機。」
六年前,海灘貨幣一推出就獲得廣大迴響,林佩瑜也同步開始推動迎王減塑。她分析,過去每一年迎王祭典,約一餐就要消耗5000、6000份以上的一次性餐具,而每次祭典舉辦七天,製造的垃圾量相當驚人。
她開始向廟宇、在地協會與在地居民倡議,建議大家改換使用不鏽鋼的碗,林佩瑜在尚未推行迎王減塑之前,先在主辦迎王祭典的三隆宮中,慢慢地更換掉廟宇執事人員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習慣,多年下來,現在迎王祭的每一餐約可減量至少2000份的一次性餐具,小小一步,卻是付出許多努力才達到的成果,得來不易。
「海灘貨幣扮演了串接的角色,當大家看見它的價值,就更願意凝聚力量,付諸改變。例如原本沒合作或不知道海灘貨幣的店家,被遊客問到這件事時,就會想加入我們的行列,如此循環,影響力就出來了。」
多工的林佩瑜目前正進行一項新的任務,「我們將與外部廠商合作,向居民、遊客蒐集可回收再利用的資源,並創造共好的環境,並將回收來的資源,送到台灣本島重製成新的產品,再運回小琉球讓參與的店家販售,創造另一種屬於在地特有的循環經濟。」
「繼海灘貨幣讓大家驚豔後,這個籌備三年的計畫,不只是永續循環的案例,也希望能再次開啟一場地方創生。『人』才是推行活動的最大關鍵,很多夥伴都用不同的方式為小琉球努力,一起走才能走得遠。」林佩瑜說。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