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冠肺炎啟示錄 黃正忠:無差別風險時代已來臨!

2020/03/16 劉嫈楓

編按: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到底何時終止?這恐怕是全球人們這陣子最想找出的解答。

面對持續延燒的疫情,3月《倡議+》推出特別企劃專題「台灣不向災難請假:迎擊疫情、氣候暖化」。專題第二篇,特地專訪KPMG安侯永續顧問發展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他以具多年的風險專業判斷直言,此次疫情危機,不但大大衝擊每個人,對於以獲利為優先的的企業,更是時候重新思考經營模式了。


23年前,環工背景出身的黃正忠轉跨入永續領域。這20多年來,黃正忠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眼睛睜大了關心全球不正常事件,舉凡乾旱洪水、氣候過冷過熱的事情,都成為他判讀風險的追蹤熱點。從量到質的累積,有時不等客觀報告出爐,他就隱隱開始有了「感覺」。

環工背景出身的黃正忠,在23年前轉跨入永續領域。 圖/吳欣穎攝影
環工背景出身的黃正忠,在23年前轉跨入永續領域。 圖/吳欣穎攝影

然而,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巴西水災、澳洲大火、非洲蝗災......,全球各地率續發生的災難事件,不論發生時間、規模、密度,都超乎了黃正忠的判讀之外。以為會在接下來十年內才會陸續上演的事件,沒想到不過短短數月,全都發生了。

尤其一進入2020年,從1月底延燒至今,仍無人能斷言何時終止的新冠肺炎疫情,完全顛覆了黃正忠多年累積出的經驗。讓擅長掌握風險評估的黃正忠直言:「一切都太超乎預期了。」

這回見到為了管控疫情,必須鋪天蓋地全面掌握個人行蹤,去了哪、見了誰。黃正忠有感而發,在這回疫情災難面前,不論貧富貴賤、學識經歷、來自何方,都可能成為病毒的帶原者。

去除一切,回到最原初狀態的每個人,簡單一個決定可能拯救世界,也可能毀滅世界。「誰想得到,一個人竟能影響世界這麼大。全球之間,沒有任何時候比此刻更緊密。」黃正忠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地街頭格外冷清。 圖/黃少華攝影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地街頭格外冷清。 圖/黃少華攝影

一場全球有感的「生存」之戰

比起澳洲大火、巴西洪水仍發生在特定區域的事情,引起的關注不免受限,但這場橫跨國境、多數人更有感的「生存之戰」,讓人有機會省思健康風險的必要性。

在此之前,黃正忠就曾對航空產業、餐飲產業提出預警。他解釋,以此次疫情為例,由於人們的跨境移動使得疫情傳播,航空業理當更該關注健康風險議題;而類似的事情,倘若餐飲業者一旦輕忽,同樣也將成為受害產業。

機會和風險從來無法二分。他認為,企業追求獲利之餘,必須思考對周遭利害關係者的衝擊。黃正忠自嘲,這些提醒,有時像是「狗吠火車」,在機會和風險之間,多數企業經營者還是寧可先看機會,而選擇將風險、衝擊暫時擺在一旁。

如今證明,企業一旦看短不看長、只顧自身利益不顧外部成本,那些不在意的事情,就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快速反撲,如同這回。

世界已經變壞 企業不能只顧自己了

「從一般大眾、企業到政府都必須認知,這個世界已經大大改變了。悲觀地說,還是變壞了。」黃正忠直言。

「企業不能再用BAU(Business as usual)思考,面對變壞的世界,只看碗內、不顧碗外的經營時代已經結束了。」黃正忠碗內、碗外比喻,指的正是傳統商業模式,只看獲利至上不顧對周遭外部衝擊的方式。而現在,那條內、外的界線正在逐漸模糊。

近年開始有企業警覺到舊有方式不再管用。去年8月,美國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es Dimon)領軍,有200位企業家共同發出宣言指出,企業決策不應只顧股東獲利報酬,而必須一併將員工,社會環境等利害關係人一併考慮。

黃正忠直言,「從一般大眾、企業到政府都必須認知,這個世界已經大大改變了。悲觀地說...
黃正忠直言,「從一般大眾、企業到政府都必須認知,這個世界已經大大改變了。悲觀地說,還是變壞了」。 圖/吳欣穎攝影

繼美國企業家新使命宣言後,2020年初,為世界趨勢重要指標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也提出重要提醒。僅管應邀出席的美國總統川普在永續等議題上大走倒車,企業家卻已警覺,倘若不再有所轉變,將承擔後續的衝擊。

因此,今年論壇上便以「凝聚全球力量,實現永續發展」為主題,並首度度提出「利害人資本主義」概念,指出企業獲利、價值衡量都需要將環境、社區、員工、供應商、股東一併含括。每一元的投資、獲利評估,都得將這5樣納入。

不論對企業永續經營的「碗內/碗外」的提醒,去年8月美國企業家的新使命宣言、或是年初世界經濟論壇提出「利害人資本主義」。說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 「光顧好自己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台灣的永續 仰賴穩定的世界

轉至台灣,黃正忠觀察,關於永續議題,近年來企業經營者雖開始關注,和全美企業家新使命宣言、世界經濟論壇的新命題,仍有一大段差距。但以台灣的產業特性,不論早期的製造業、IT產業,或是正積極走向世界的金融產業和全球只會越加緊密,不可能自隔於外。

「台灣的可持續、永續發展仰賴一個穩定的世界。企業身處在越來越小的世界裡頭。一個小小的決策影響人,來自外頭的風吹草動也是牽動甚深。」黃正忠說。

思考環境風險、利害衝擊,那些總被企業經營者視為太遙遠的事情,其實一點都不遠。黃正忠提醒,往前倒轉一百年,1920年的台灣,和周遭英美日世界列強現代化的差距如此巨大,但不過80年,2000年的台灣躍進得不可同日而語。以2020年為起始,80年後呢?100年後呢?若用同樣的時間維度思考,百年之間,我們創造的機會和破壞的程度,都將遠超出想像。

黃正忠提出「台灣的可持續、永續發展仰賴一個穩定的世界。一個小小的決策影響人,來自...
黃正忠提出「台灣的可持續、永續發展仰賴一個穩定的世界。一個小小的決策影響人,來自外頭的風吹草動也是牽動甚深。」 圖/吳欣穎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今年由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發起,集結Dentsu電通傳播...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2023/04/12
布農族馬中原(左)與撒奇萊雅族陳志義(右),外人習慣稱他們小馬、小黑的二人返鄉期...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2023/02/10
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從地方開始,從人、物、產,打造出的理想永續藍圖。 圖/茶籽...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2023/01/03
第二屆「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昨(8)日舉辦,以「從 ESG 到影響力投資 - 用...

後COP27時代實現SDGs目標 打造影響力投資生態系

2022/12/09
《倡議+》展開循環會客室邀請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下)

2022/11/23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與麥當勞採購部資深經理廖喬偉...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上)

2022/11/17

最新文章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鯨豚攝影師金磊: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段驚奇旅程

2023/06/01
何立安鼓勵所有女性和民眾以最強壯姿態,主動迎接充滿健康與力量的自主人生。 圖/何...

女性擁有力量也是一種美/健身教練何立安的「怪獸訓練」!

2023/05/19
諶淑婷從社會及育兒等多個角度,引導女性看見生命中的不平等及無形枷鎖,找回對自我的...

媽媽不必當超人 生動盟諶淑婷:活得自私,又何嘗不可?

2023/05/08
植物群落生態學家孫義方,長年關心森林物種共存機制,主要研究生物與生物及生物與環境...

從熱帶雨林到台灣森林-孫義方打造全台第一個「森林樣區」

2023/05/07
「我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感受自己身體的存在、靈魂的自由、情緒的奔放。」烏烏醫師說。 ...

為母不必則強!烏烏醫師破迷思解封「媽媽枷鎖」

2023/04/30
李家維在南庄蓋玻璃屋,穿山甲、果子貍為鄰,猴子、藍鵲、山豬先後造訪。 圖/張皓婷...

拯救地球超級任務 保種之後,李家維啟動「重建自然」計畫

2023/03/3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