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站周年專題:新倡議時代 找出「我懂你」溝通秘訣

2019/07/08 劉嫈楓

0
過去「倡議家」專題「請問唐鳳」,政委唐鳳(右2)與Skills for U 執行長黃偉翔(左起)、One-Forty共同創辦人陳凱翔、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合影。 圖/曾吉松攝

媒體時代,至高無上的話語權,早就消失。

人人都在說,人人也都能說。現在,缺的不再是資訊,而是能夠打動人心的觀點。

在各領域,嘗試執行新觀念、新方式、新嘗試的倡議家們,該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召喚更多人一起加入行動?有的人將展覽當作是向大眾溝通的平台,有的人則選擇和大家肩並肩站在一起,打破「無感」。無論媒體、工具如何演變,「以人為本」,找出「只有我懂你」的夥伴關係,才是新倡議時代下,共同的解答。

倡議4段論:「知道、感動、心動、行動」

5% Design Action執行長楊振甫表示,「新倡議的推動往往得先讓不知道的人知道、認同,最後心動後願意跟著採取行動。」

只是推動倡議的過程中,最難的是在於讓倡議往下紮根,進而行動。擅長將設計思維導入形成行動解方的楊振甫分析,「知道、感動、心動,進而行動」說來簡單,新時代的倡議者得先想辦法創造出共同的理念,找出誘因,也要讓對方知道能有能力一起落實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找到啟動開關,讓大家一起加入行動。」

0
台科大工業設計所博士生伍志翔(右1)、楊振甫(後排左2)號召年輕設計師,利用工作以外5%的時間,運用所學回饋社會。 圖/伍志翔提供

台大電機系教授、「幫你優」APP創辦人葉丙成,是台灣近年來教育創新最重要推手之一。然而,早從一開始,葉丙成從不把自己定義為「進步的改革者」,而是一起找解方的幫手。

他解釋,一味強調改革,只會讓現在第一線的工作者憂心,新方法、新嘗試的推崇,不是就代表就要把現有的方法消滅。因此,葉丙成不批評也不指責,而是希望對方理解,自己是在提供新的解決辦法,卸下防備。

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直指,線上資訊爆炸之下,親身參與、有感動、有共鳴的體驗,變得更加珍貴,因此新點子、新觀念的推動不只是在報紙、不在網路,展覽成為一種最重要的倡議管道。

不管透過線上策展、實體展覽或其他方式,「線上、線下策展,最重要的都是希望『策動(社會)影響力』。」蘇仰志說。不論哪樣的觀念,倡議者自身都得先釐清,究竟想溝通什麼?

說到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策展其實是一種「整理術」,將紛雜的資訊整理後,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打動大眾心中最在意、最重視的需求。倡議者的態度也必須轉型,不能只是不斷說自己好,而是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從解決一件小事開始,打破無感

0
DFC台灣發起人許芯瑋表示,唯有和教育現場的大家站在一起,才能解決痛點,創造出『我懂你』的連結。 圖/王騰毅攝

「許多人總以為倡議都是在說新觀念、新想法,但我們不是。」Design For Change台灣發起人許芯瑋坦言,Design For Change向孩子、老師、家長,談的全都不是從天而降的新觀念。「DFC談的事情,過去老早就有,我們只是喚醒家長、老師和孩子的記憶罷了。」只是比起過去總是單向式的溝通策略,Design For Change將自己定義為「陪伴者」,一起和大家「共創」經驗和想法。

即使Design For Change已把自己定位「局內人」,還是要面臨家長、教師的「無感」困境。為了打破無感,Design For Change成立社團社群,鼓勵家長、老師分享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

許芯瑋表示,例如如何處理班上發生的霸凌,許多老師都羞於啟齒,但這些都是教師在教學現場每一天發生的事。唯有和他們站在一起解決痛點,創造出『我懂你』的連結。如此,才能一起「滾動」。

倡議,是為了溝通

0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提醒,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倡議和大眾溝通,最終都要回到「以人為核心」的根本。 圖/陳正興攝

「倡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溝通。」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說。行銷專業出身的他表示,Re-Think受到社群媒體幫助不少。但他知道,社群工具雖然降低了新觀念推動的門檻,背後卻有盲點。

黃之揚表示,現在Re-Think所做,是在為不認識、不理解環境領域的大眾「造橋鋪路」。不論是此前出版的《海廢圖鑑》,近期於宜蘭蘭陽博物館進行中的展覽「深海食堂」,都是倡議溝通的一環。

但他提醒,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倡議和大眾溝通,最終都要回到「以人為核心」的根本。現在,取得資訊並不難,只是放在角落的資訊、知識往往是被動的,「資訊何其多,重點要回到以人為核心,才能引起同理。」他說。

「真正的力量在線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說。2018年,郭家佑開始在科索沃成立粉專時,心中就決定要以當地人為主。想要引起迴響,別無他法,得走入人群、走入社區,否則線上的「讚」數,如何憑空而來?

擅長數位社群工具拓展外交的郭家佑知道社群工具都只是工具之一,過去從事國際組織的經驗時,要打入當地社群,就得從當地民眾所關心的事情出發。同樣的溝通思維,換到網路社群,也要如此。


推薦閱讀

領導不是獨自走在前頭 「因為所以」從信任做起

混入美軍俱樂部工作 他用行動力開啟燦爛人生

法律人的社會行動 讓你上網就能解決生活問題

作者文章

今年由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發起,集結Dentsu電通傳播...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2023/04/12
布農族馬中原(左)與撒奇萊雅族陳志義(右),外人習慣稱他們小馬、小黑的二人返鄉期...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2023/02/10
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分享從地方開始,從人、物、產,打造出的理想永續藍圖。 圖/茶籽...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2023/01/03
第二屆「台灣影響力投資論壇」昨(8)日舉辦,以「從 ESG 到影響力投資 - 用...

後COP27時代實現SDGs目標 打造影響力投資生態系

2022/12/09
《倡議+》展開循環會客室邀請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下)

2022/11/23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公共事務、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簡秀君與麥當勞採購部資深經理廖喬偉...

【循環會客室】可口可樂X麥當勞:一趟從吃喝開始的永續減廢旅程(上)

2022/11/17

最新文章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透過各式活動,一步步帶領學生們打造友善校園、遠離霸凌。 圖/張...

不說教、打罵也能防制校園霸凌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撕「流氓學校」標籤

2024/03/15
由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的阮劇團,是一群對戲劇充滿熱忱的嘉義返鄉青年組成,自...

從被質疑到本土語言貢獻獎 阮劇團為何用台語翻轉經典?

2024/02/29
「台灣台語路協會」理事長董力玄是3個孩子的母親,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就只用台語向...

長輩患「越頭症」、小孩怕沒朋友...台語共學團串起台灣母語孤島

2024/02/21
「台南妹仔ayo」用台語拍片、主持、經營社群,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喜歡台語、一起...

不賣悲情,是因為能同理傷痛──台南妹仔ayo讓說台語好玩又自然

2024/02/01
REHOW共同創辦人林怡君。 圖/張皓婷攝影

回收紡織品全球市佔不到1%!REHOW為紡織廢料找尋永續解方

2024/01/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