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濃湯 一碗你與我共存的「萬年垃圾」
文/鄭傑憶
(作者目前公費留學義大利,曾任職中央通訊社,現為《上下游》駐義大利特約記者)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日前公布台灣首份全台海域塑膠微粒調查,結果發現全台所有海域都有塑膠微粒的蹤跡,其中硬質塑膠(如瓶蓋)的占比最高,其次是日常生活使用的塑膠袋、食品包裝的軟塑膠,及漁業活動支撐蚵棚架的發泡塑膠。令人不禁擔心,當這些塑膠微粒進入人類食物鏈,人類將承受什麼後果?
人類便利生活的殘餘成了大自然的殘酷:塑膠吸管堵住海龜鼻孔、塑膠魚網纏繞海鳥脖子、信天翁胃裡發現打火機和瓶蓋等怵目驚心的海洋塑膠只是垃圾山一角,魔鬼還在看不見的細微中。
海中垃圾多為微塑膠
海中塑膠多已經「碎屍萬段」,超過8成的地中海微塑膠尺寸不大於1公厘。「最常見的微塑膠介於0.5到1公厘之間,占了43%;還有16%是肉眼難辨、小於0.1公厘的。」義大利國家研究院的海洋科學實驗室主任法伊馬禮(Marco Faimali)在「慢魚」(提倡慢捕、慢食的運動組織)舉辦的研討會中指出。
半數以上的聚合物是用來製作購物袋、清潔劑瓶子的聚乙烯(PE),另有四分之一是保麗龍和許多咖啡杯蓋中含有的聚苯乙烯(PS),製成寶特瓶的聚乙烯對苯2甲酸酯(PET)則占了7%。
桌墊、塑膠膜經常含有的聚氯乙烯(PVC),雖然僅占4%,但對環境影響大,成分中的氯會造成臭氧層破洞,燃燒後會形成戴奧辛,在加工時也常加入塑化劑與安定劑。
廢塑膠嚴重汙染海域
歐洲在2015年生產了5000萬公噸的塑膠,日常中少不了的便利,在人類的輕忽下悄悄入海流。帆船選手摩爾(Charles Moore)在1997年意外發現北太平洋上有座「新大陸」:塑膠堆成的「板塊」盤據著汪洋。經過多方探索,「塑膠新大陸」估算約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的面積。
美國環境工程研究員珍貝克(Jenna Jambeck)估計,2010年約有800萬公噸塑膠流入海洋,不只太平洋,其他海域也不能豁免。德、法、義、愛爾蘭、瑞典、挪威、比利時、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國,在2016年共同投入逾300萬歐元(約1億新台幣),展開為期3年的歐洲海洋微塑膠研究,初步結果顯示,在地中海、東北大西洋、北海的最嚴重區域,1立方公里中約有100公斤小於5公厘的微塑膠。
交互作用引發海水酸化
塑膠可能在流入海洋時就已經是微尺寸,但很大一部分是在海洋的碎裂、降解和淋出作用(leaching)下變小,從瓶子變成塑膠片、微塑膠、奈米塑膠,再化為寡聚物和化學分子片段。
眼不見不代表潔淨,「塑膠愈來愈小,從我們的視野消失,目前的研究卻不足以知道最終的影響。」海水鹹度、紫外線、浪潮、水壓、溫度高低和微生物降解,都影響著塑膠在海洋的變化。甚至引發蛀牙、牙菌斑的生物薄膜形成機制,看似微不足道,也是關鍵要素。更複雜的是,塑膠也會引發海水酸化,交互作用。
塑膠永劫回歸,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古代生物在地下形成的石油,煉製後成為塑膠回到世間;人類用過的塑膠流入海洋後,經過食物鏈再回到我們的身體中。
魚攝入引發肝腸病變
由於海洋中的變數太多,熱那亞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蔓笛曲(Alberta Mandich)在實驗室取出歐洲鱸魚身上的細菌後,分兩組餵食,第1組細菌攝取一般的飼料,第2組的飼料則含有塑膠成分。
研究結果是,第1組細菌的死亡率大約是3%,第2組則高達63%。不僅如此,「攝取塑膠的細菌也出現變性、生殖能力和保護機制弱化現象,主要是因為荷爾蒙再生出現了問題。」
此外,在抽取263個樣本分析後,近兩成、26種的魚類身上含有微塑膠,其中水層區生物,攝取微塑膠的比例又高於底棲生物。
多種魚出現腫瘤跡象
另有研究顯示,在實驗中的第1與第2組分別餵食歐洲鱸魚聚氯乙烯、含有聚氯乙烯的微粒,與攝取一般飼料的第3組鱸魚對照。蔓笛曲指著細胞組織變形的照片,「經過60、90天後觀察,前兩組的腸細胞出現異常,尤其是在腸子的末端,攝食含有聚氯乙烯微粒的鱸魚癥狀最嚴重。」
除了細胞,塑膠也影響肝的健康。兩組青鱂分別攝食原生的聚乙烯顆粒,以及經過海洋污染的聚乙烯顆粒,結果都有肝細胞病變,而攝食海洋微塑膠的青鱂肝臟還出現了腫瘤跡象。
問題不只在於魚吃了微塑膠,魚像是浸在塑膠湯中。蔓笛曲解釋,「海中塑膠還溶出了製造過程中的添加物,像是增加彈性的塑化劑『鄰苯2甲酸酯』(PAEs)。加上魚類暴露在塑膠污染、帶有環境荷爾蒙的水質中,進一步干擾了生殖能力和內分泌系統。」
無所不在的環境荷爾蒙
當海洋微塑膠危及魚的健康,吃魚的人很難置身事外,但專家認為,另一個和微塑膠同等重要的議題,便是塑膠中含有環境荷爾蒙所形成的汙染問題。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證明人體會經過吃魚吸收微塑膠。」環境與致癌物專家波諾葉希(Claudia Bolognesi)試圖安定人心,不過她也承認,「至今研究還非常少。」
波諾葉希說:「最引人憂心的是塑膠含有環境荷爾蒙,但不用吃海產,生活中的化妝品、牙膏、洗髮精、防曬乳,甚至蜂蜜和啤酒,都有環境荷爾蒙的殘留。」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提醒:「環境荷爾蒙是全球的威脅,必須找出解決之道。」即使是重視環保與公民健康的歐盟,因為牽扯的產業從農化、化學、化妝品、包裝到食品,涉及數百億歐元的產值。在多方角力下,歐盟直到2016年才訂出可操作的科學定義,但距離完整的環境荷爾蒙監管立法、執法還有段距離。
與環境荷爾蒙有關的海洋微塑膠研究更是才剛起步,6成是在近15年進行的,「這意謂愈來愈多人關注這議題,但也說明還有許多待努力之處」,法伊馬禮表示,面對未知「需要的是更多研究,讓更多人意識到問題,而不是歇斯底里的恐慌。」
改變使用方式才有解
儘管海洋微塑膠究竟會引發什麼後果仍是未知數,但造成海水污染的兇手倒是證據確鑿:人類。畢竟,唯有萬物之靈才會製造和使用塑膠。
每年淨灘並以「公民科學」紀錄海灘塑膠的環保聯盟(Legambiente)指出,2017年檢視62個義大利海灘發現,平均每公尺有670件垃圾,調查的範圍達20萬平方公尺,相當於170個奧運規格的游泳池。塑膠今年再度蟬聯海洋垃圾冠軍,占了84%。
俗稱「網襪」的蛤蜊養殖套子是最常見的海灘塑膠,不過源自漁業的海灘塑膠只占總量的14%,處理不善的生活廢棄物才是禍首,占了半數;其中近7成是包裝用塑膠,還有5%是購物袋;用過即拋或是使用期限短的塑膠容器占了64%。
回顧塑膠和人類的關係。被稱為「塑膠之父」的英國人帕克司(Alexander Parkes)在1856年發明塑膠的前身「賽璐珞」(celluloid),並在倫敦舉行的首次世界博覽會展出。但塑膠到了1930年代才逐漸大放異采,輸血袋、針筒、信用卡、打火機都少不了這便宜、耐用的材質。現代人對生活的便利性愈陷愈深,塑膠垃圾也爆量湧出,隨處可見即可拋的塑膠袋、瓶子與包裝。
「問題不在塑膠,而是塑膠的使用方式」,法伊馬禮指出。既然禍是人闖的,一旦行為改變、調整包裝的方式,就有可能減少海洋塑膠。
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麥當勞於1980年代放棄了保麗龍漢堡盒;可口可樂等飲料廠愛用的鋁罐一度也是污染大戶,但現在回收率高且再製的技術進步,成為鋁金屬的重要來源。
海龜誤食塑膠的照片在網路瘋傳前,隨地可見的易開罐拋棄式拉環是環境殺手,經常被魚類和海龜吃下肚。在發明家改良後,先拉開金屬環再把開口閥壓入瓶內,拉環不脫落,解決了4處散落的問題。
改變不在一夕間,但總是發生了。減少海洋塑膠,從一定要的開始做,然後是做得到的,接下來我們會發現,連不可能的事也辦到了。
#mc_embed_signup{background:#fff; clear:left; font:14px Helvetica,Arial,sans-serif; }
/* Add your own Mailchimp form style overrides in your site stylesheet or in this style block.
We recommend moving this block and the preceding CSS link to the HEAD of your HTML f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