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澎恰恰憶失智母 最遺憾是來不及陪伴

2018/07/05 劉嘉韻

「看著媽媽火化的那一刻,我才發覺還有很多話來不及跟她說。」回憶目送母親進火葬場的場景,主持人澎恰恰眼底流露哀傷。澎恰恰的母親86歲那年失智,後來因腦積水手術後遺症,從此再沒醒來,沉睡了2年多之後過世,讓澎恰恰連再見都來不及說。

出道30年,澎恰恰常在螢光幕前扮演丑角型的甘草人物,把歡笑帶給觀眾。但台下的他,提到母親,總是有說不盡的遺憾。他說,照顧者最大的辛酸是來不及盡孝,「等我有時間陪伴媽媽,她卻不記得我了。」眼前這位縱橫電視圈數十年的綜藝大哥,此刻也只不過是一個來不及孝順母親的平凡兒子。

以下為採訪內容摘要:

我最大的心願是要在老家蓋一棟很大的房子,讓媽媽、兄姊全家人都住在一起,但心願還沒達成,媽媽就走了,這是我心頭最大的遺憾。

我29歲出道,至今30年。兄姊都捧鐵飯碗,唯獨我執意到台北闖演藝圈,媽媽曾經非常反對,但我知道她後來看到電視螢幕裡的我,即使嬉笑怒罵、裝瘋扮醜,我還是她心中最大的驕傲。

自從在演藝圈打拚,身為藝人,時間無法留給家人,每年只休一天假,也只有除夕會回家和家人一起圍爐,隔天又匆匆趕去錄影。

但我每天晚上7點準時打電話給媽媽,一定要和她講到話,後來媽媽年紀大了,配合她的作息,把打電話時間提前到傍晚5點,這個習慣維持了25年,直到媽媽失智。

母親記憶 停留在少女時代

媽媽在86歲那年時失智,記憶從此停留在少女時代,常常吵著要回老家找阿爸,也就是我的外公。

出道30年,澎恰恰常在螢光幕前扮演丑角型的甘草人物,把歡笑帶給觀眾。但台下的他,...
出道30年,澎恰恰常在螢光幕前扮演丑角型的甘草人物,把歡笑帶給觀眾。但台下的他,提到母親,總是有說不盡的遺憾。記者徐兆玄/攝影

媽媽失智後,我警覺和她相處的時間太少了,時常撥空回嘉義老家探望,我站在媽媽面前說:「媽,我是阿燦(小名)」,但她卻指著電視說「阮阿燦在電視內底」。

我其實難過又不捨,但也有一些慶幸,媽媽的記憶停留在少女時代的美好時光,而不是1人拉拔4個孩子的辛苦日子。

後來媽媽因為腦部積水壓迫到腦部神經,從此沒再醒來,在沉睡了2年多之後過世。我一直有個心願,希望退休後能回家陪母親一直到老,但我一直沒退休,這個承諾我也沒有辦到。

照顧分擔 兄姊出力我出錢

我非常感激兄姊的付出,我是老么,全家只有我在台北,媽媽和大哥住在一起,2位姊姊也住在附近。媽媽失智後,由兄姊扛下主要照顧責任,我負責開銷,也為媽媽聘請了移工,家人都不清楚政府有什麼長照服務。

兄姊有時難免有微詞,「為什麼唯獨你不用來照顧媽媽?」因為我的工作,無暇分擔照顧母親,感激兄姊的體諒。尤其是跟媽媽同住的大哥,有時受不了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像是一直叫別人載她去找阿爸、回老家看看」,有時候大哥實在被盧到受不了、不耐煩,偶爾也會打電話給我發發牢騷。

我自己沒辦法陪伴阿母,不能擔起照顧責任,家裡也沒有我說話的餘地,能做的就是耐心傾聽,我能夠理解照顧者承受莫大壓力,也花了很多時間聽哥哥訴說照顧的心情,我想這也是一種陪伴。

留下遺憾 找不到與母合照

30多年來在演藝圈打拚,直到媽媽走了,才發現家裡找不到自己單獨跟媽媽的合照,「所有的照片都是全家福,還有我穿高中制服時拍的全家福照片」,小時候家境不好,也沒有相機可以拍照,最後終於找到唯一一張和母親的合照,那是3個月大的我,被母親抱在手上的照片。

很希望有時間好好陪陪媽媽,還有好多話來不及講,等到母親大體火化那一刻,才深深體會到母親真的走了。

澎恰恰年輕時就離開嘉義老家,到台北打拚,與母親(左)聚少離多。圖/報系資料照。
...
澎恰恰年輕時就離開嘉義老家,到台北打拚,與母親(左)聚少離多。圖/報系資料照。

那一刻我好後悔,還有很多話沒跟媽媽說。就連「您辛苦了,我們會好好的」,這麼簡單的話都來不及講。

最近我編導的微電影「沒你哪有我」,就是講述一個外出打拚的孩子與失智母親的故事。這部微電影以母親和我為雛型,我想透露給觀眾的意念就是「陪伴」。不要等到長輩不在了,才後悔沒有時間陪他們,這句話,說給大家,也說給自己聽。

作者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現為台北市第9屆兒少代表、國教署第4屆青少年諮詢會委員的黃佩琪,成長歷程布滿荊棘...

如果可以變好,為什麼會想當壞人?黃佩琪用荊棘生命勇敢和體制對話

2023/03/20
屢屢榮獲金鐘獎和國際影展肯定的導演麥覺明,費時17年拍攝山椒魚生態,再次推出第二...

冰河世代與恐龍為鄰 麥覺明耗17年紀錄高山微笑精靈 「山椒魚來了!」

2023/03/20
在掃墓期間減少焚燒紙錢或雜草,保護環境也避免火災發生。 圖/freepik

清明掃墓「少香、少金、少鞭炮」!消防、環保署攜手呼籲減少焚燒

2023/03/20
台北市首座電動公車快充充電站,可增加公車使用效率,與同業分享資源。 圖/北市交通...

北市公車朝全面電動化邁進!首座公車「快充站」啟用

2023/03/19

最新文章

孩童在課堂上學習氣候變遷,從小具備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和行動能力,是建構淨零與氣候...

氣候教育必修成國際趨勢 台灣可以怎麼做?

2023/03/21
減少小包裝一次用旅宿用品成為國際趨勢。示意圖。 圖片來源:pexels

飯店減用一次性備品 旅宿業建議「強制不提供」 環署草案暫緩上路

2023/03/17
雲林縣引進全台首座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系統,每天可處理200公噸垃圾。 圖/...

垃圾變燃料!雲林引進全台首座SRF垃圾處理系統

2023/03/15
台灣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秉持「創造共享價值」CSV精神,為台灣這塊土地做出貢獻。...

一起暢飲台灣之美:KIRIN Bar BEER深耕20年 用CSV共享價值續挺在地

2023/03/15
環球購物中心與銘傳大學跨世代協作,協助奎輝國小改造圖書室,並用循環建材讓永續融入...

永續小學堂跨世代協作!百貨改裝建材轉生偏鄉小學永續圖書室

2023/03/14
新加坡佔地僅 700 多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 570 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

新加坡從了無生機到「花園中的城市」,目標是 2030 年市民從家步行 10 分鐘就到公園

2023/03/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