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金牌少女舉出全國紀錄 力拼奧運門票

2019/06/21 林筱穎

對許多人來說,大學生活是擺脫僵化教科書,開始積極拓展社交圈和建立人際關係的時機。尤其寒、暑假時,可以和朋友環島或出國,展開人生的新篇章。這對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陳恩慈來說,卻像是一條遙不可及的平行線。

年僅19歲的陳恩慈,現在是全國女子舉重2項紀錄的保持人。她在今年的全國大學運動會初試啼聲,以大一新人之姿勇奪金牌,一舉刷新國內女子舉重76公斤量級的挺舉、總和的全國紀錄,這項優異的成績足以讓她成為明年2020東京奧運的熱門人選之一

年僅19歲的陳恩慈已是兩項全國女子舉重的紀錄保持人。 圖/劉千鈺
年僅19歲的陳恩慈已是兩項全國女子舉重的紀錄保持人。 圖/劉千鈺

苦練練到6人剩1人 她明白犧牲才能換取成功機會

當然,想搶下奧運門票絕非信手拈來。依現有奧會制度,選手的個人積分必須要排名世界前8強,才能取得出賽資格。為了累積積分,選手每年得積極出賽,每月至少得出賽1至2次。無論國際、國內的大小賽事,眾多的賽程常緊接一塊。「就連上課的時候也要去比賽,也因此錯過新生訓練、系上迎新等活動,」陳恩慈感慨地說。

為了能好好準備比賽,陳恩慈天天到訓練場報到,連農曆春節期間也要練習。練習以外的假日,她需要有足夠的休息,才能持續應付頻繁而密集的體能訓練。別於其他十來歲的青少年的學生生活,連續7年的選手生涯,陳恩慈鮮少有機會和朋友出遊,生活作息圍繞著練習和休息,行程表上只有比賽和集訓。

她想起荳蔻之年時剛接觸舉重,起初有6個隊友一起練習,後來一路走來,僅剩下自己一人仍堅持舉重的夢想。沒有鬆懈的練習生涯,陳恩慈從不以為苦,對她來說,「舉重,就是要努力的練,才有機會成功;如果不努力,就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

陳恩慈的手掌因密集訓練長繭、破皮,成就金牌榮譽的印記。 圖/劉千鈺
陳恩慈的手掌因密集訓練長繭、破皮,成就金牌榮譽的印記。 圖/劉千鈺

舞臺是自己的 不等別人退場後的勝利

舉重是一項個人競技,因此每位選手無論是來自何方,大家都一樣,依序等著大會唱名,隻身一人站在舉重臺,挑戰自己的重量極限。陳恩慈說:「舉重是一個很孤獨的項目,因為那個場地就是自己跟一支槓鈴」她表示:「就是站在自己的舞臺,跟自己比賽。」

然而,運動員在賽場上拼輸贏,首要拼第一,只要誰舉得起最重的那一把槓,高下立判,誰就是那場比賽的贏家,陳恩慈表示「這很現實的。」

因此,「不要等別人退場後的勝利」,要在對手還在場上的時候就要贏,她告訴自己。就憑著這股堅毅的韌力與信念,陳恩慈胼手胝足,努力打拼出來的金牌才得以彰顯榮譽。

陳恩慈覺得每場比賽都需要下定決心,保持穩定,才能好好應賽。 圖/劉千鈺
陳恩慈覺得每場比賽都需要下定決心,保持穩定,才能好好應賽。 圖/劉千鈺

從挫折中再戰 教練溫情鼓勵「這是屬於妳的經驗值」

不過就在4月的亞洲舉重錦標賽上,陳恩慈不慎受傷,回憶在賽場上倒下來的那一刻,腦袋真是一片空白。「我有聽到骨頭喀擦兩聲的聲音,很擔心接下來的比賽該怎麼辦?」陳恩慈想。

面對突如其來的受傷,陳恩慈賽後在教練黃達德面前落淚。同樣是舉重選手出身的黃教練,深諳受傷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甚鉅,他面對恩慈的擔憂,一改以往教練嚴厲的形象,用溫情的鼓勵對恩慈說:「只要妳有努力了,不管失敗幾次,這些經驗值就會在妳身上。」

教練的這番話,讓陳恩慈重燃對比賽的希望。雖然目前還在養傷期,但她內心已經決定在今年10月重回賽場,「把傷養好再練習,我要重新突破自己的最佳記錄,」她默想。

陳恩慈對接下來的比賽面露微笑保持正向態度,期待打破自己的最佳記錄。 圖/劉千...
陳恩慈對接下來的比賽面露微笑保持正向態度,期待打破自己的最佳記錄。 圖/劉千鈺

前進夢想奧運 放眼國際舞台

對陳恩慈來說,今年最大的改變不是刷新全國紀錄,或是在國際賽事中受傷退場,而是她從青年組比賽畢業,成為了國際賽社會組的正式選手。如此一來,她將有很多機會挑戰更多重要的大型國際賽事,並與許多活躍在舉重場上的第一線選手同場較勁,為此她感到興奮大於緊張。

因此,陳恩慈為自己訂下階段性的目標,期待自己能在明年的東京奧運、2022年的亞洲運動會跟2024年的巴黎奧運,都能拿下名次,為自己的夢想豎立一面面輝煌旗幟。


訂閱我們

* indicates required

推薦閱讀

夢想路上越級打怪 新國民甜心挑戰極限闖星河

不給救濟與憐憫 五味屋給孩子敢夢想的勇氣

台灣帝亞吉歐 資助夢想也能是CSR

作者文章

對一般民眾來說,每次購物都是對地球環保的一次投票。 圖/shutterstock

你知道只要買對商品,就能從日常生活「簡單做環保」嗎?

2020/05/29
花王「微笑心生活」環保生活公益展集結世界各地孩子為環保創作的繪畫作品。 圖/花王...

從孩子視野看見地球生命力 為下一代推動環境永續

2020/04/21
年僅19歲的陳恩慈已是兩項全國女子舉重的紀錄保持人。 圖/劉千鈺

金牌少女舉出全國紀錄 力拼奧運門票

2019/06/21

最新文章

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並將氣候變遷課程納入教育體系中。 圖/Unsplash

歐美中小學生的氣候課程上什麼? 「社會情緒學習」也不可少

2023/11/13
為求學生安全,調查顯示有7成學生課間被限制出教室。 圖/Unsplash

上廁所都來不及…中國「課間圈養」誰偷走下課10分鐘?

2023/11/10
兒福聯盟今(2日)公布2023年「台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微...

校園霸凌新議題 兒盟:每3兒少就有1人被「微歧視」

2023/11/09
讓學生對氣候變遷有感,是實踐氣候教育的第一步。 圖/蔡宗儒攝影、陳靖宜設計

培養兒少氣候行動派 台灣老師推「有感」氣候變遷教育

2023/11/09
「蘿蔔刀」在校園風行,不少家長擔心有安全隱憂。 圖/劉明岩攝影

蘿蔔刀不到50元 卻可穿破水果…國小爆紅家長憂心

2023/11/07
Foodeast培訓新二代與第一線老師,走入校園推廣文化。 圖/Foodeast...

曾對自己的文化感到疏離…新二代成立Foodeast 用美食和桌遊認識東南亞

2023/10/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