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學外語應趁早?全英語授課恐讓學童中英語雙輸

2018/10/10 董玉莉(大學講師)

行政院日前提出國小英語課將以全英語方式授課,並增加設置雙語班與雙語學校,以提升學子的英語能力。出發點雖良善,令人質疑的是,此項政策出爐前是否經過審慎討論?這項政策其實與許多語言研究的發現背道而馳,恐讓許多學童淪為政策的實驗品。

在英語教學裡,以中文為講授與分析的教學媒介,更能有助學童理解授課內容。圖/pix...
在英語教學裡,以中文為講授與分析的教學媒介,更能有助學童理解授課內容。圖/pixabay

「外語學習要趁早」的迷思,早已由許多語言學研究所推翻。相反地,母語對於外語的教學成效有極大相關性,其正面角色受到重視。相關研究證實「語言互賴」現象,即發展目標語言的能力基礎,是學習者開始學習目標語言時具備的母語能力。

簡單說,開始學習目標語言時,若具備較好的母語能力,其目標語言的學習成效也會有較佳成效。反之,若母語能力尚未成熟,學習目標語言的成效也較差。換言之,這類研究已推翻外界認為愈早學外語或第二語言將有愈好成果的傳統想法。甚至有研究證實,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讀寫成效上優於年幼者,其關鍵也是因母語能力。

事實上,其邏輯不難理解。研究人員發現,提供「可理解的輸入」是語言教學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簡單說,「可理解的輸入」就是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對以中文為母語而英語為外語的台灣國小學生來說,對中文的理解程度遠大於英文。

因此,在英語教學裡,以中文為講授與分析的教學媒介,更能有助學童理解授課內容,學習成效自然也比聽得霧煞煞或一知半解的英語授課較好。教師使用學童母語進行目標語的教學,有利教師進行溝通與觀念澄清,也更能鼓勵學生主動溝通分享,並使學生感到愉悅且有歸屬感。換言之,母語的使用更能增加班級的正面學習氛圍,自然更能提高學習成效。

在學童的母語能力還未發展成熟時,就急忙將其投入外語學習環境中,容易產生所謂的「半雙語者」現象,也就是母語與外語能力都未能順利發展成熟。這類學童的認知發展將受到負面影響,反而不如同齡的單語者。

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讀寫成效上優於年幼者,其關鍵也是因母語能力。圖/pixaba...
成年人在學習第二語言讀寫成效上優於年幼者,其關鍵也是因母語能力。圖/pixabay

相反地,若雙語者的兩種語言能力都已到達高門檻水準,此時的雙語者不僅具備良好的兩種語言能力,其認知發展也蒙受其利,學業表現更勝於單語者。後者應該才是政府跟社會大眾期盼看到的目標。

綜上分析,不得不讓我們再次思考在國小英語教學實施全英語授課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儘管幼兒美語教育盛行,絕大多數孩童在進國小接受正式教育前的中文能力還是優於英語能力。但在中文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前即開始大量接觸英語,可能會導致中英文雙輸結果,認知發展恐不如同齡單語學童。政府應參考專業進行更審慎評估,而非僅參考民調,以免學童淪為政策實驗的白老鼠。

在學童的母語能力還未發展成熟時,就急忙將其投入外語學習環境中,容易產生所謂的「半...
在學童的母語能力還未發展成熟時,就急忙將其投入外語學習環境中,容易產生所謂的「半雙語者」現象。圖/pixabay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雙語教學 挽救菜英文還是動搖國本?

不只解決偏鄉教師荒 劉安婷要為台灣養人才

輕鬆自學25種語言 全靠「聽說讀寫」

孩子如何同時學會3國語言 陳超明現身說法

作者文章

西部日落時份的養殖魚塭。 (作者攝,2023年5月)

「共生」成為威脅? 當養殖漁業遇上光電政策

2023/09/24
台灣西南沿海皆有牡蠣產業,嘉義縣反而是整體產業節點,良好的水域環境則是讓「東石蚵...

中秋烤肉必備鮮蚵-個個標榜「東石蚵」 嘉義東石蚵為何最知名?

2023/09/24
近年來屢次發生台北捷運博愛座衝突,不少乘客寧可站著也不敢坐博愛座。 圖/(本報系...

博愛座是「老弱婦孺」優先?衛福部擬修法「實際需要者」 草案已送立院

2023/09/23
據樂施會(Oxfam)統計,已開發國家承諾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遠遠不夠。 ...

氣候融資為何讓貧國越借越窮、陷入惡性循環?

2023/09/23
Thomas Chien Restaurant的無肉菜單餐宴上,出現這道猜謎菜色...

買不到蛋不用再擔心!工研院研發高蛋白、零膽固醇「安心荷包蛋」 原料是藻類

2023/09/23
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突破50隻,讓保育人士欣喜不已。  圖/林美秒拍攝,農業部林業...

罕見八色鳥現蹤台南六甲!「國家森林志工」協力守護生態

2023/09/23

最新文章

瑞芳高工今年的比賽陣容,左一為教練葉怡君。 照片提供/葉怡君教練

瑞芳高工揪弱勢孩打校隊!一起念書練球,攻進全國冠亞

2023/08/29
圖右為南島魯瑪社執行長馬躍.比吼。 圖片來源:南島魯瑪社提供

以日常小事為師-將「部落日常」寫成全母語教材

2023/08/16
圖/聯合報製作、提供

青年與大麻距離越來越近-「網購關鍵字」就能買到

2023/08/09
先天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和眼球震顫的視障人士王士朋,透過華文視障電子圖書網徜徉...

陪視障孩游書海-「視障電子圖書網」擁4.2萬本書

2023/08/02
圖/多寶藝術學堂提供

多寶藝術學堂-陪泛自閉症孩創作、過好每天的日常

2023/08/01
照片來源:四季藝術學校

教育機構也是B型企業-培育永續人才,也能獲利

2023/07/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