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基」四伏...基隆是行人地獄之首?10大危險路口9個都在這
城市如何讓人感到幸福安定?最基本的路徑──讓行人「好好走路」。想了解與愛上一座城市,透過步行,緩慢而純粹地感受它。但是,台灣要實踐這樣的理想,可能還有長路要走。
「叭!叭!叭!」方向來源無法辨識的喇叭聲,急煞車聲、隨處可見的單向道,及基隆港邊,來自四面八方寬闊的六線車道──這都是基隆人習以為常的日常;令外縣市訪客手足無措的,是面對參差錯落的車流,橫衝直撞的機車,與無視號誌燈、隨機跨越的行人;最後,身為超高齡城市的基隆,年長者疲於奔命,用力走,走不完也趕不及的斑馬線。
交通部2023年公布的調查報告「依事故嚴重度及頻率盤點優先改善1000處行人事故熱點」,在非直轄市排行榜中,10大危險路口9處都在基隆,讓人不禁想問,基隆長期面臨什麼樣的道路困境?
歷史老城的狹窄道路 成就單向道迷城
基隆的地理條件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全市地形高達9成為山坡地,導致道路蜿蜒狹窄,車流與人流混雜交織。早期為解決擁擠堵塞的車流問題,基隆設置了大量單行道,成功分散交通壓力。然而,這些單向道設計,讓外地駕駛人彷彿陷入「迷城」。
擔任外送員的民眾提到:「有時車子開得太急,加上對單向道不熟悉,這裡總有突發狀況,騎車來到這裡也會比較緊張。」住在巷弄裡,門前就是單向道的年長者表示,「有時一天內,就能發生兩起車禍。」,對於交通事故表示習以為常。在全台非直轄市交通熱點中,基隆的壟斷地位反映的不僅是數據,更是制度性問題。事故頻發,誰該為行人安全負責?
鏡頭來到位於安一路、成功二路與西定路交會的路口,身為事故排行榜上常勝軍,就在派出所前,但事故頻率仍居高不下。據統計,事故原因包括車輛未暫停讓行人先行、右轉未依規定、未保持安全距離等多種違規行為。帶著小孩定期往返的機車族表示,「基隆老人多,(紅燈)他們要過就是要過,一旦緊急煞車,後面不就撞成一片?」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數不清的家庭悲劇,以及行人與駕駛的步步驚心。
行人地獄:連騎樓都難以容身 避難所變停車場
除了道路交通規劃的挑戰,基隆的騎樓問題也讓人頭痛不已。雖然基隆政府在2023年啟動了騎樓整平計畫,希望改善行人通行的環境,但也遭到許多人士批評,騎樓因停滿機車而失去了應有功能。基隆市前議員陳薇仲表示「整平後的騎樓寬度大約只有1.5公尺,但機車一停,留給行人的空間甚至不到90公分。」這樣的現象在基隆隨處可見,甚至在她受訪時,身後差點又將上演一場驚險車禍。
陳薇仲進一步解釋:「政府雖然加強了科技執法,甚至延長行人過馬路的時間,但只要路口設計不改,行人與車輛的碰撞就不會停止。」
進行瘦身道路 把空間還給行人
陳薇仲以國外如美國為例,通過縮小車道寬度,來提升駕駛者的專注度,或許是一項台灣能參考的方式。當車道被「瘦身」後,駕駛人在進入路口時會更留意行人,也能減少事故的發生。此外,重新規劃車道功能,不僅能提高交通流動效率,也讓城市更宜居。
基隆市政府交通處黃詩涵副處長對此回應表示,「目前本府盤點清查閒置空地設置路外停車場,希望透過引導車輛停放路外,再逐步慢慢將騎樓與人行道還歸行人」,然而在土地有限、資源緊縮的情況下,這仍需要時間來實現。
基隆由於早期開發時,建築物未規劃地下停車場,導致現今車輛停放空間不足,許多車輛只能利用道路及騎樓停放,對行人通行及城市景觀造成影響。基隆市政府針對這一問題,制定了騎樓使用管理自治條例,對停車行為進行規範,確保行人基本的通行寬度,避免停車亂象影響行人通行。
在短期內,市府透過劃設停車格和強化管理來規範秩序,並利用空地闢建臨時路外停車場,增加停車空間;長期則朝向闢建路外立體停車場,短長期將車輛逐步引導至路外停放空間,釋放人行道與騎樓空間,還給行人安全舒適的步行環境。市府強調,未來在建築物新建或改建時,須依法設置停車空間,都市設計審議時亦要求汽車1戶1車位,機車1.3個車位,將建築物本身停車需求內部化方式,解決緩解停車壓力。
一座城市能否讓居民感到幸福與安全,往往取決於它是否給予人們最基本的尊重——步行的權利。基隆交通亂象,是歷史遺留問題與現代需求碰撞下的結果,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道路改革勢在必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