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傳善獎公布8家獲獎機構 挹注1.2億助力社福創新發展
歷經超過五個月的嚴謹評選,傳善獎於今(8/26)正式公布2025年第十一屆獲獎名單。最終由「孩子的書屋」、「安寧照顧基金會」、「基督教救助協會」、「曉明基金會」、「瑪利亞基金會」、「至善基金會」、「台灣玩具圖書館」、「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等八家社福機構獲獎,服務範疇涵蓋兒少、疾病、身心障礙、老人及社區多元面向。
支持加碼提供長期穩定能量
陳永泰公益信託自第十一屆起大幅提升支持力度,每家獲獎機構可獲得每年500萬元、為期三年共1,500萬元的資助,八家合計投入1.2億元。這筆穩定且無使用限制的資金,期盼能協助機構勇於創新、持續成長,並為弱勢族群帶來更完善的服務能量。
專業評審與長期陪伴
本屆傳善獎邀請「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擔任評審機構,並由社福、管理、會計及媒體公關等專業領域的學者與實務專家組成評審團,負責獎前的專業審查與獲獎後三年的陪伴機制,確保資源發揮最大效益。頒獎典禮預計於11月18日下午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舉行。未來也將透過多元媒體合作,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這些優秀機構,促進社會共鳴與公益參與,形成正向循環。
傳善學苑同步啟動報名
除頒獎外,傳善獎亦持續推動「傳善學苑」,專為社福機構決策者設立,協助強化組織經營與永續發展能力。2025年第四期由「5% Design Action(意集設計)」協辦,規劃九個月的深度共學課程,即日起至9月10日18:00止開放報名,詳情請參閱傳善獎官網(www.auroratrust.org.tw)。
本屆得獎機構涵蓋兒少、疾病、身心障礙、老人及社區等領域
「孩子的書屋」-以台東大知本地區為主,深耕弱勢孩童教育,以就學、就業、就醫、就養四大面向進行地方支持系統,未來也計畫為孩子自辦實驗學校。
「安寧照顧基金會」-推動安寧照護及病人自主,服務全國有安寧需求的疾病患者與家屬。未來將推動安寧照護至心智障礙者,並陸續推廣至無家者等弱勢族群。
「基督教救助協會」-於花東建置地區型中繼倉儲,增進配送效率,減少運費、提高即期食物運用率。 並利用黑水虻就地處理廚餘廢棄物,建立循環經濟以改善部落條件。
「曉明基金會」-於台中有全方位老人及長照服務機制,大規模進行組織改造及數位轉型,針對未來老者特性(使用3C及網路通訊)重新設計服務機制。
「瑪利亞基金會」-針對身心障礙的雙老(照顧者及被照顧者)家庭,發展安居樂業計畫,推動社區共同居住以減少照顧者壓力,設有快樂襪商鋪讓障礙者能有工作收入。
「至善基金會」-長期關注偏鄉山區服務。將山區兒少問題提前關注至0〜6歲嬰幼兒,協助失能家長或小媽媽有效照護,減少因兒少受不當對待而造成未來更大社會問題。
「台灣玩具圖書館」-於桃園建設首座玩具圖書館基地,以回收玩具再利用為主題,運用玩具跨語言文化、跨年齡的特性,以趣味服務多元,同時兼具環保永續議題。
「中華民國肌萎縮症病友協會」-預計蒐集病友的非醫療資料,將自然病史數據整合,透過大數據分析,做為未來疾病照護及政策倡議,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協助。
想更了解本屆得獎名單及提案簡報,歡迎上傳善獎官網(www.auroratrust.org.tw)。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