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是牛做的?」台灣孩子食育不及格
「老師我要吃白色的香蕉!」「百香果怎麼吃?」這是教室內的實況。根據董氏基金會2018年食育力調查,許多孩子不認識食物原貌,以學校午餐供應的水果為例,不少孩子不會剝柳丁、橘子,甚至有學生跟老師說要吃「白色的香蕉」,因為在家裡父母會把黃色的香蕉皮剝掉。
沒機會上賣場、進廚房 孩子不會「吃」
根據調查,有2成小學生完全沒有到市場、超市買菜的機會;雖有超過8成的家長願意讓孩子進廚房準備餐點,但實際上僅有3成學童實際進廚房,家長不讓孩子進廚房的原因多為怕危險、覺得沒必要。
董氏基金會指出,隨著學童對食物原貌認識機會少,較少上市場、賣場等買菜,對食物的熟悉度不夠,面對食物時難免不知如何吃,甚至於是年輕的小學老師,也曾提出疑問,「吃百香果需要吐籽嗎?」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說,水果切過後容易氧化或發酵,並非所有學校皆會提供截切好的水果,反而會以整顆水果,如橘子、柳丁、百香果、香蕉替代。但學童經常不知如何吃,根本不會剝柳丁或橘子皮。
「老師,葡萄要買幾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說,許多學生不會吃水果,甚至有人以為葡萄是以顆計價。對於孩子不認識食物,她分析部份原因可歸因於年輕一代很多人都沒下過廚。
孩子「食育力」怎麼補?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九年一貫課綱中已列有相關單元,但是,新課綱將採議題式,將食育融入教學。
針對幼稚園到國中的食育如何加強,教育部去年委託董氏基金會規畫課綱草案。邱乾國表示,未來將以議題融入教學,除鼓勵各縣市依環境條件推行食農教育外,也可加入珍惜食物與食安議題,以及教學生餐桌禮儀等。
陳醒荷說,食育其實並不難,例如美術課可用花椰菜當聖誕樹,番茄當耶誕老公公,教導孩子色彩的同時也學會認識食物。另外,自然或數學課中,可讓孩子喝一杯牛奶、吃一塊麵包,學習計算熱量。
她舉例,日本除將食育融入義務教育之外,也在午餐時間,安排校內營養師到班上介紹食物從何而來、營養內容,孩子進一步學會不浪費食物。
此外,要讓孩子認識食物,家長的輔助很重要,除了平時多鼓勵孩子進廚房幫忙,針對幼兒園年齡的小孩,也可體驗動手剝菜、擺餐具,或收拾餐桌,過程中可教導他們有關食物的知識。
「牛蒡是不是牛做的?」 傳統市場成食育教室
擁有百年歷史的萬華市場,近年來透過改造計畫,和鄰近學校合作,安排學生實地走訪傳統市場,發現原來大部分的孩子對於吃下肚的美食,仍一知半解,學生首次看見食物原貌,驚呼連連,有孩子天真問攤販「牛蒡是不是牛做的?」
由台北市市場處主辦、水越設計企畫執行的「市場小學計畫」,日前安排博愛國小學生逛傳統市場,並擔任一日小攤長。
參與改造計畫的李姓攤商分享,學生一進市場都很好奇,過程也發生不少趣事,有人猛盯著食材瞧,七嘴八舌討論,還有學生天真地問:「牛蒡是不是牛做的?」讓他聽了哭笑不得,但對孩子來說是很實際、貼近生活的學習。
水越設計團隊表示,市場小學計畫2015年起,透過IKEA協助,改造了170多個攤商,去年起開放學校報名,學生透過導覽手冊,可欣賞店家小故事,並透過實際走訪,認識食材的色彩及各式工具,還可擔任小店長分享心得。
「雞原來有2隻腳」、「牛蒡原來不是牛做的」、「吃魚前要除去鱗片」,水越設計團隊指出,這些看來稀鬆平常的問題,對學生來說都是新知識。有學生走到肉販前,好奇看攤商去除雞毛、洗清內臟,才發現餐桌上的食物都須經過處理,更珍惜食物。
計畫迄今有20多家攤商自發合作,透過實務教育培訓小店長,未來將推動親子共學團,邀請父母或志工陪伴8到9年級學生,從生活中培養食育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