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老人效應...旅遊業擴大如何蠶食芬蘭「拉普蘭區」的自然景觀
芬蘭的拉普蘭(Lapland),號稱聖誕老人的故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前往朝聖、一睹聖誕老人的真面目。然而,觀光業的爆炸性成長,正在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嚴重衝擊。
聖誕老人的魅力:羅瓦涅米的甜蜜負荷
拉普蘭是芬蘭最大且位於最北端的行政區,部分地區位於北極圈內,以極光、自然風景和聖誕老人聞名。
拉普蘭的首府羅瓦涅米(Rovaniemi),被譽為聖誕老人的家鄉,這個人口僅6.6萬的城市,如今每年湧入的遊客數量超過60萬人,將近當地人口的10倍之多,尤其在11月、12月更是人潮高峰。
自然與商業的衝突...拉普蘭觀光發展的兩難局面
隨著羅瓦涅米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和擁擠,遊客會冒險前往更遠的地方,尋找未被踐踏的雪。根據《衛報》報導指出,2018年至2023年這5年間,拉普蘭觀光熱點周邊開發的綠地面積相當於140公頃(相等於189個足球場),開發項目包括度假屋、滑雪場,甚至還有北極光的虛擬實境體驗設施,讓錯過極光的遊客也能觀賞。
除了部分開發案規模較大,大多是一、兩棟度假屋組成的小型開發。不過,無論開發的規模大小,都還是在原始景觀上留下了痕跡,這些度假屋都是建在原本的公園或森林綠地上。其他開發項目還包括水上樂園、旅行社、馴鹿公園、雪橇犬設施,以及現有聖誕老人村的擴建工程。
在城市之外,萊維(Levi)、於萊斯(Ylläs)和薩里塞爾卡(Saariselkä)等熱門滑雪勝地,自2018年以來,觀光業擴張至少導致43萬平方公尺的自然景觀消失。鄰近挪威、位於更北邊的烏茨約基北極度假村(Utsjoki Arctic Resort)則建在被指定為具有國家重要性的區域。
觀光擴大邊界,原住民傳統生活遭受威脅
甚至在2024年春天,當地市議會批准了在拉普蘭的伊納里湖(Lake Inari)沿岸227塊建造小屋用地,然而湖岸周遭的原始森林,同時是當地原住民薩米族(Sámi)放牧馴鹿的重要場域。
薩米族的馴鹿牧民Elle Maarit Arttijeff表示:「計畫完全荒謬,幾乎所有馴鹿牧民都對開發感到擔憂,無論是伐木、採礦或是觀光業,都在競爭同一塊土地。」她感嘆,這項批准等同推翻了國有林業公司與牧民之間,為保護牧場而達成的20年協議,「壓力很大,也很悲傷。」
拉普蘭地方議會發言人則告訴《衛報》,拉普蘭的目標是「提升觀光中心經濟規模發展,將吸引更多的商業與活力到當地。」他們更進一步指出,2026年的新觀光策略將考慮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問題。
而發言人也坦承,觀光業的成長反映在房價上,「這也是拉普蘭許多地區面臨嚴重住房短缺的原因之一」。
誰來買單?拉普蘭面臨的嚴峻考驗
環保人士與文化運動者表示,在這個脆弱生態系統中,觀光業的快速擴張,已經造成了無法修復的生態破壞,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並對該區薩米族獨特文化遺產構成威脅。
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野生復育與荒野科學的教授Steve Carver也警告:「除了伐木與採礦,滑雪等休閒活動的開發,是目前歐洲僅存的荒野地區面臨的主要威脅。」
如何在觀光發展、文化保存與生態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為當地政府必須正視的課題。
參考資料:
- The Guardian,(2025年10月1日),The Santa Claus effect: how expanding tourism ate into Lapland’s green space
- CNN,(2024年12月13日),Overtourism has hit Santa’s village, say Finnish locals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