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選擇樹葬...環保葬成趨勢!新北也推植存、海葬 移出骨灰還能領鼓勵金
藝人大S日前猝死,家屬為她選擇樹葬回歸自然,顯見近年環保葬風氣愈來愈夯,新北市民政局推廣樹葬、海葬、植存等,都是環保葬的選項,也透過各公所宣傳身後關懷計畫,在世時填寫意願,讓家屬處理上更有方向感。為推廣環保葬,若將親友骨灰從櫃位移出,還可獲鼓勵金。
新北市殯葬處指出,去年新北整年死亡數破3萬人,火化後,去年有8%選擇環保葬,92%採取晉塔,即便環保葬還不是主流,但國人接受度有攀高,新北自2009年升格以來,統計至去年12月,樹葬及植存人數累計達1萬6352名、海葬有714名,相較升格前僅1571人植存、95人海葬,整體成長逾10倍。
樹葬與植存作法相似,但地點有異。植存是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花園或森林,將火化後的骨灰經研磨處理後納入土中,不立碑、不造墳、不記亡者姓名,供土地永續循環使用。
新北市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引領全國植存環保葬風氣之先,法鼓山為落實聖嚴法師理念,捐出金山宗教園區內一塊優美草地,與新北市政府合作創辦植存專區,民眾向新北市立殯儀館申請後,由法鼓山協助家屬執行植存儀式。聖嚴法師幾年前也以植存方式回歸大地,讓金山生命園區環保精神得到許多人認同。
園區每天植存人數有一定限制,主要考量到土地承受力,因骨灰完全回歸大地需要時間,植存前須先將火化後的骨灰經再研磨處理後分裝在3個可被溶解的環保紙袋,法鼓山服務人員事先會在植存區挖好3個土穴,由家屬致上最後祝福後,將骨灰置入穴中,由家屬灑花瓣和覆土完成儀式。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植存通常要等待3個月,三芝櫻花生命園區的植存、新店四十份公墓花樹葬則不用等待。
節葬、簡葬風氣日益盛行,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說,新北市自2020年5月15日起推動身後關懷計畫,採聯合奠祭方式,免費提供洗、殮、冰存等21項流程及環保葬,除不用擔心過世後帶給家人負擔,也讓亡者能夠透過殯葬自主,用最美麗方式告別。
填寫生後關懷計畫者,只要是年滿18歲的市民皆可提出申請,開辦迄今近5年,至去年12月,共有2420位市民申請通過,有38人接受服務。市民可預先選葬於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三芝櫻花生命園區、新店四十份公墓花樹葬或植存,或是參加每年5月至9月間舉辦的聯合海葬,今年還會增加三峽生命紀念館環保葬區、新店五城花園公墓環保葬區,讓民眾有更多選擇。
另,為鼓勵民眾接受環保葬,自去年11月1日起,自新北市公立納骨塔遷出骨灰(骸)或自新北市公立公墓起掘骨灰(骸)次日起1年內完成環保葬者,可獲7000元至2萬元不等鼓勵金,至去年底已發給14名,累計發出12萬8000元。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