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有世界最大的木建築!日本人如何全方位應用樹木?
面對氣候變遷、極端天氣頻頻發生,木構造建築因具備碳儲存力與施工效率佳,正成為全球建築新趨勢。
在日本,木材不僅是建材,更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無論是建築、家具,甚至日常餐具,木頭的質感與溫度早已深入日常。儘管現代建築材料不斷推陳出新,木材依舊在日本各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一種獨特的木文化。
這種文化背後,不僅展現自然資源的豐富程度,更反映了職人工藝的精神與環保永續的理念。日本木材的用途橫跨古今,包括即將於大阪登場的2025世界博覽會,更打造世界最大木造建築──圓環廊道造型的「大屋根」,展現出超越功能性的文化價值。
從森林長出來的日常,木頭如何住進日本人的生活裡?
日本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潮濕,讓森林得以蓬勃生長,全國約2/3的土地為森林所覆蓋,包含大量的杉木、檜木、落葉松與冷杉等品種,為木材應用提供了多元選擇。
每種樹種具不同特性,這是木材最吸引力人的地方,也是它繼續被廣泛使用的關鍵原因,工匠與製造商會依據用途挑選適合的木材。
其中,檜木以芳香與耐用著稱,自古即為高級建材。奈良法隆寺便是檜木應用的經典案例,被譽為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經過1000多年仍屹立不搖,展現出優異的抗災與防蟲能力。
而杉木則以能調節溫度、濕度而聞名,也因材質柔軟、易於加工,被廣泛用於建築、家具與餐具中。例如日本經典的曲物(曲げわっぱ)便當盒,就是利用杉木製成,具備保鮮、保溫的效果,同時也展現木製餐具的自然美感。
讓森林活得更久,木材加工的創新與永續進化
隨著科技進步,木材加工技術也不斷演化,進一步延伸了更多應用可能。像是「S-Tech」氮氣熱處理技術,透過高溫分解木材中易腐壞成分,有效提升抗腐蝕與防蟲能力,不僅延長使用壽命,也避免化學添加,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另一項創新則是結構用防腐、防白蟻膠合板,透過深層滲透防護劑,加強建築耐久性,特別適用於難以保養的區域,如建築外牆、地板下方與易潮濕部位。
這些技術提升木材壽命與環保效益,減少資源浪費,避免不必要的森林砍伐,進一步呼應全球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關注,成為未來建築材料的重要方向。
從日本山林走進世界建築的工藝
過去,日本木材多以內需為主,如今隨著國際對高品質木材的需求提升,日本檜木也逐步打入海外市場。2024年4月,美國木材標準委員會正式認可以檜木製成的「2x4規格材」作為結構用材,這項認證象徵日本木材在國際建築市場的突破。
在日本國內生產的木材中,檜木產量僅次於杉木。隨著建築市場對高品質木材需求增加,日本木材產品的外銷潛力逐漸提升。
目前,日本木材製品輸出協會也積極推動相關資訊平台,協助業者拓展海外通路,預期未來將有更多日本木材製品進軍全球市場,讓世界看見源自日本森林與匠心的力量。
參考資料:
- Grape Japan,(2025年1月16日),Why Is Wood So Widely Used in Japan? From Tableware and Furniture to Architecture, Discover Its Unique Features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