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都去哪了?集約農業、蟲害、塑膠微粒衝擊 4招拯救「土壤工程師」

本事出版社 本事出版社:著/莎莉.庫特哈德
蚯蚓的身體必須耗費極大的能量,才能持續排除有毒物質。 圖/Shutterstock

編按:蚯蚓是土壤肥力、糧食供應與生態平衡的關鍵,但科學家發現,農地中的蚯蚓數量銳減,甚至危及其他野生動物的食物來源。《土壤下的迷你工程師》的作者莎莉.庫特哈德,在書中揭開蚯蚓正面臨許多生存危機,以及如何讓土壤重新回到適合蚯蚓生活的環境。

郊區花園和草地是蚯蚓的避風港,這是個好現象,然而農地的狀況卻很糟糕。蚯蚓數量少,顯示土壤肥力不佳,進而表示作物產量低,然而,全球人口不斷攀升,這是糧食供應的實際問題。

作物養分大幅下降、耗費巨大能量排毒 蚯蚓數量銳減

土壤肥力不佳,植物也沒那麼營養了。2004年刊載於《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一項研究,比較了1950年代和世紀交替年間,作物與蔬菜中的養分,發現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的含量大幅下降。

蚯蚓的數量減少,也影響了以蚯蚓為食的野生動物;例如,歐歌鶇的群族近年來大量減少,一般認為這種情況多少與春天缺少蚯蚓來餵食雛鳥有關。蚯蚓少了,所以雛鳥不是餓死在巢裡,就是離巢之後無法成長茁壯。

少了蚯蚓,其他刺蝟、狐狸、知更鳥、鼩鼱、鼴鼠、森鼠和獾等野生動物,也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例如,獾的食物大約有6成是蚯蚓,而美洲知更鳥一天抓到的蚯蚓總長度可達4公尺。

近期的研究也發現,人們長期使用殺蟲劑,似乎對蚯蚓有直接的影響。丹麥與法國合作的一項研究發現,施用在作物上的農業殺蟲劑會阻礙蚯蚓生長,使得蚯蚓的繁殖力大幅下降。

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發現,雖然蚯蚓能忍受土壤中一定濃度的殺蟲劑和滅真菌劑,也發展出解毒的策略,但這種行為其實要付出代價。蚯蚓的身體必須耗費極大的能量,才能持續排除有毒物質,因此在大量噴灑農藥的區域,蚯蚓生長遲緩,繁殖率下降。

土壤不能沒有蚯蚓!牠們打造的地道能有效排水防洪

蚯蚓減少,土壤會變得更扎實。如果農地無法吸收雨水,涇流就會流入當地的水道。然而,涇流水時常受到殺蟲劑、硝酸鹽和其他化學物質污染,一旦流進溪流河川,就會對水生生物造成極大的傷害。

土壤要能有效率地吸收水分,蚯蚓的地道就要彼此相連,宛如下水道的巨大網絡,但研究顯示,耕耘會嚴重破壞這些排水管道,使它們無法發揮效用。其他農業活動,例如濫用殺蟲劑,也證實會因為提高了蚯蚓的死亡率,進而影響土壤吸水的速度。

蚯蚓的地道受到破壞,無法那麼有效地排水,看起來或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雨水無處可去,最終會形成洪水,破壞家宅、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讓人類與社群遭受無窮的苦難。

充斥著蚯蚓通道的土壤,比較不容易形成暴洪;有鑑於美國每年死於洪災的人數多過於颶風、龍捲風或閃電,卑微蚯蚓的生態意義就顯得更重要了。

意想不到的隱形殺手...蚯蚓面臨扁蟲、塑膠微粒雙重危機

除了集約農業,蚯蚓還受到另一種外來威脅。某些扁蟲,尤其是紐西蘭扁蟲(Arthurdendyus triangulatus)對歐洲原生的蚯蚓造成嚴重的威脅。這些緞帶似的小生物原本藏在園丁的盆栽裡,意外踏上歐洲海岸。

紐西蘭扁蟲細瘦而有彈性,似乎很喜歡吃蚯蚓,牠們會先用身體纏住蚯蚓,然後分泌消化液,把蚯蚓液化。研究者發現,1隻扁蟲一星期可以囫圇吞下14隻蚯蚓,即使特定地點的蚯蚓數量大幅減少,扁蟲也能撐1年,等待蚯蚓的數量增加,再度發動攻勢。

近期的研究也發現,蚯蚓的健康面臨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新威脅:土壤裡的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直徑小於5公釐,隨處可見,廣泛散布在海洋和土壤中。塑膠微粒有兩個來源,一種是以細小碎片進入環境中的「初級塑膠微粒」,例如超細纖維、微珠和塑膠原料顆粒。另一種是較大塊的塑膠,例如塑膠瓶、塑膠袋和塑膠包裝,隨著時間而降解、分解成細小的碎片。

在此研究計畫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從來沒有人研究過塑膠微粒對蚯蚓的影響。如果表層蚯蚓(赤子愛勝蚓)連續2週接觸到含有微量螢光聚苯乙烯微粒的泥土,即使聚苯乙烯的含量很低,也顯示蚯蚓接觸到塑膠微粒之後,細胞和DNA都受到傷害。

如何幫助蚯蚓?掌握餵食蚯蚓4大原則

● 土壤裡加入愈多有機質,就會養出愈多蚯蚓。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下,土壤狀況通常變動不大,生長、腐化的循環全年無休,可以確保足夠的有機質再度進入土壤中,此外還有動物糞便和分解中的動物殘骸。

● 花園和其他栽培空間(例如菜圃),通常從土壤裡拿出的營養比放進去的多。我們清除落葉、拔掉枯死的植物、每一季末清除留下的自然殘留物,然而這些都是讓土壤更肥沃的物質。

● 在土壤中加入有機質的方式有幾種:自製堆肥、市售堆肥、市營堆肥(由政府經營的回收中心生產)、商業栽培者生產的菇類堆肥、釀酒商的酒花粕、腐熟的糞肥、咖啡渣、腐葉土和樹皮堆肥。

● 趁生長季開始之前,在春天施用有機質。園藝機構通常建議至少加入5公分深的有機質,不過即使只抓一大把撒下去,也能為蚯蚓改善土壤裡的養分。每年可持續加入額外的堆肥。

《土壤下的迷你工程師:如果少了蚯蚓,人類還能生存嗎?》。 圖/本事出版社提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蚯蚓 土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