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湖草莓還早!彰化「早生草莓」用益菌、有機肥抗極端氣候 12月初提前量產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簡慧珍
彰化平原草莓果園已有草莓果實,即將進入產季。 圖/簡慧珍攝影

台灣早生草莓通常每年元月量產,彰化縣農民黃璿芸使用益菌、有機肥和控制供水,農園近10種品種的草莓熬過秋老虎、躲過鳳凰颱風,果實開始轉紅,預計12月初進入量產,成為彰化平原最早的早生草莓。

台灣草莓最大產地在苗栗大湖,今年下半年多雨,氣候變遷明顯,應該9月下旬種植的大湖草莓延後到10月中旬;彰化平原較乾燥和炎熱,農民等天氣較涼爽的10月下旬至11月初種植草莓。黃璿芸今年9月27日種第一批草莓,現今結果,再過半個月即成熟可採。

閱讀更多: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黃璿芸外號「梅子姐」,在埔心鄉種近4分地草莓,品種從香水、皇后、美姬到金鑽約10種,草莓園以外的1甲1分農地輪種玉米、白花椰、青花菜、大頭菜等農作物,農作物多樣化可降低單一病蟲害嚴重危害草莓。

她表示,草莓是溫帶水果,即使種植耐熱品種,耐熱仍有一定限度,9月下旬種植要面對炎熱天氣和病蟲害發生率高,她務農初衷就是要建立無毒優質農園,堅持不噴灑農藥,向專家學者請教友善土地耕種要領,使用益菌、有機肥、控制水分、慢幾天覆蓋銀黑布等方法對抗高溫炎熱天氣。

黃璿芸挖深畦溝,一方面加強排水,一方面讓參加食農教育大小朋友較容易摘採,缺點畦溝低窪不易排出積水。未料今年11月還有颱風,黃璿芸預備抽水機和控調養分供給,幸好鳳凰颱風輕掃彰化平原,草莓躲過風災,讓她鬆一口氣。

一想到自家草莓有望成為彰化平原最早產量的早生草莓,黃璿芸眉開眼笑,對成功挑戰極端氣候充滿成就感。她說,草莓依採收時間點分為早生、中生、晚生,天熱種植草莓真不好照顧,近日看見草莓結實纍纍,快樂非筆墨能形容,已非價格能替代。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草莓 彰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