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虎頭山迎「國慶鳥」潮!鷹姿穩健:赤腹鷹今年過境數量與去年持平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朱冠諭
桃園市野鳥學會統計,今年至9月,遷徙性猛禽「赤腹鷹」過境桃園虎頭山的數量達到5465隻,雖比去年的5487隻略少,但數量仍算穩定。 圖/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秋季候鳥遷徙季節來臨,桃園市野鳥學會統計,今年至9月,遷徙性猛禽「赤腹鷹」過境桃園虎頭山的數量達到5465隻,雖比去年的5487隻略少,但數量仍算穩定;雖北台灣不是遷徙性猛禽主要的遷徙路線,但希望透過長期觀測,讓更多民眾了解猛禽遷徙的奧妙。

閱讀更多:赤腹鷹已登台!猛禽秋過境期來臨 鳥友呼籲:關注風機案、守護候鳥家園

桃園市野鳥學會每年自9月1日至30日,每天清晨6時30分至9時,由義工在虎頭山停機坪的「數鷹平台」持續監測。今年的首隻赤腹鷹於9月3日出現,較去年提早報到的情況略慢。去年9月1日觀測到22隻,9月2日更達103隻;然而兩年皆在9月26日出現高峰,去年單日1396隻、今年為885隻。

學會表示,今年調查期間天氣多為微弱南風,氣候悶熱,義工要在大太陽下進行超過兩小時的調查,常常汗流浹背相當辛苦,9月23、24日因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而暫停觀測兩天,不過整體數量仍與去年相當,顯示桃園地區的赤腹鷹遷徙通道仍穩定存在,赤腹鷹的過境情形每年略有差異,但長期數據顯示,虎頭山仍是北台灣穩定的觀測點之一。

南部的墾丁今年出現罕見的「鷹爆潮」。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據猛禽研究會統計,9月20、21日兩天即有超過20萬隻赤腹鷹過境,羅博依颱風過後更再現12萬隻,使9月累計數量高達39萬,是近十年同期平均的兩倍,推測是原本沿日本遷徙線的族群可能因颱風環流偏轉,迫使牠們改道飛經台灣避風。

桃園市野鳥學會指出,南部的爆量現象並未影響北部虎頭山的鷹況,主因在於觀測時間與區域風場不同,墾丁的監測時段為每日5時30分至12時,虎頭山則是6時30分至9時,各自觀測的時段與條件差異,也呈現出台灣秋季猛禽遷徙的多樣風貌。

桃園市野鳥學會統計,今年至9月,遷徙性猛禽「赤腹鷹」過境桃園虎頭山的數量達到5465隻,雖比去年的5487隻略少,但數量仍算穩定。 圖/桃園市野鳥學會提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赤腹鷹 野鳥 桃園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