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湖為何叫「嘉明」?名稱由來大公開 竟然是源自這兩人的名字?
有「天使的眼淚」稱號的台東「嘉明湖」,為何叫嘉明?其實是源自於1977年2名聯勤測量隊軍官萬嘉慶與沈明佑的中間名「嘉」和「明」,就成了現今大家廣為人知的嘉明湖。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森林育樂科長陳盈源表示,有關嘉明湖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是與當年聯勤測量隊隊員的名字有關,因而定名為「嘉明湖」,並登錄在聯勤出版的等高線地形圖上。
還未稱嘉明湖前,百年前布農族人稱「cidanumas buan」意思是「月亮的鏡子」。在日治時期的文獻裡,被記錄為「三叉池」;1970年代,登山界則口耳相傳稱為「蛋型池」。
不過,二戰台灣光復後,軍方地圖裡沒有相關高山湖名,因而在1977年4月9日萬嘉慶與沈明佑軍官攜帶測量設備到三叉山,發現山腳下有一個很漂亮的池,但不知道名稱。
萬、沈2人於是在4月12日的傍晚,決定取他們中間名「嘉」和「明」,回去單位後登錄在聯勤出版的等高線地形圖上,並叫它叫「嘉明湖」至今,近年才被山友稱「天使的眼淚」。
但不管是「シヌべシ池(三叉池)」、「蛋型池」、「嘉明湖」、「天使的眼淚」、「上帝遺落人間的藍寶石」或「月亮的鏡子」,台東分署提醒山友,來到這裡都要尊重及共同維護這片湖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