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大降8成!南迴公路減速警示牌奏效 駕駛自發小心行駛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尤聰光
南迴公路也是紫斑蝶及其他珍貴蝴蝶棲息路徑。 圖/尤聰光攝影

南迴公路台東端依山傍海而建,沿途生態豐富,多路段為野生動物棲地,公路局近年積極推動「友善公路」環境,其中包括保護動物一環,而南迴公路動物「路殺」件數明顯大幅降低,一個月僅2件,成效顯著。駕駛說,「開南迴公路眼睛睜大小心開就對了」。

閱讀更多:比路殺更難防?道路噪音如何成為生態浩劫的幫兇?

公路局南區養護分局大武工務段長陳永銘指出,目前針對公路路段野生動物出沒棲地都有監測,並會依據監測數據,設置警示號誌牌或動物通道,讓野生動物得以受到保護安全生存;而用路人環境保護意識抬頭,近年路殺件數逐年大幅將降低,這是好現象。

南迴公路沿途生態環境好又豐富,但野生動物常因覓食或遷移必須穿越公路,過去「路殺」就頻傳,更易導致交通意外,造成人和動物都傷亡。公路局為改善用路環境,5前年特地研析野生動物區域性,在轄管省道公路設置當心動物的警示號誌牌。

目前南迴公路當心動物的警示號誌牌,已有「紫斑蝴蝶」、「台灣獼猴」、「鳥禽」、「穿山甲」及「食蟹蒙」等號誌牌,同時在多個路段點設置「動物通道(路廊)」;陳永銘說,未來會依據監測數據,持續增設「蛇」當心動物號誌及通道,讓動物及用路人在使用公路都安全。

「現在很少動物被撞上輾壓了。」公路清潔林姓班頭說,過去公路還沒拓寬時,幾乎一個月逾10件動物被路殺,現在1個月平均2件左右,且大多是流浪貓狗,野生動物反而較少。另警方也表示,近年僅接獲2件民眾通報撞擊野生山羌及台灣獼猴,確實路殺下降許多。

閱讀更多:獨步全球!生多所引導設施讓綠島陸蟹安全過馬路 登國際知名期刊

公路局表示,保護動物並減少碳足跡,全長6.3公里的安朔高架橋,就顧及動物生活空間,配合自然生態環境,採「藏橋於林」的設計,以中大跨徑橋梁興建,橋墩基礎用竹削護基與井式基礎,減少開發面積,降低生態衝擊。

公路局不僅設置動物號誌牌,也設置在多個路段點設置「動物通道(路廊)」,讓動安 全穿越車道。 圖/尤聰光攝影

南迴公路依山傍水而建,野生動物豐富,包括台灣獼猴,公路局設置號誌牌提醒用路人。 圖/尤聰光攝影

鳥禽是南迴公路常被撞擊路殺的動物,公路局也特別設置號誌牌提醒。 圖/尤聰光攝影

稀有珍貴的穿山甲,有時會在南迴公路邊坡山林活動,甚至穿越車道。 圖/尤聰光攝影

南迴公路多良段常有食蟹蒙出沒活動。 圖/尤聰光攝影

南迴公路台東端依山傍海而建,沿途生態豐富,多路段為野生動物棲地,公路局近年積極推動「友善公路」環境,其中包括保護動物一環。 圖/尤聰光攝影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路殺 野生動物 碳足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