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超長,幾乎不得癌症!醜醜「裸鼴鼠」的抗老祕訣是什麼?
抗老領域的明星級動物發源於非洲東部,但在這片廣闊大草原上看不到牠們。往地下挖幾公分,就能看到這種小動物在隧道中倉皇奔跑。牠們建造了這些長度可達數公里的隧道。
這種動物稱為裸鼴鼠(naked mole rat),牠不是科學家最喜歡的動物,因為牠的外表很不討喜。想像一下噩夢裡看到的老鼠,就這樣繼續想像下去。牠的皮膚光禿無毛、很皺,而且是粉紅色的。稀疏的長毛從身體冒出來,門牙位於嘴巴外面,主要用來挖掘。眼睛只剩兩個小黑點,幾乎沒有功能。
像蜜蜂一樣生活 由「鼠后」統治整個王國
不過裸鼴鼠雖然外貌醜陋,卻有許多好朋友。裸鼴鼠由20至300隻聚落成員建造和維護牠們在非洲東部的地下王國,在其中巡邏,尋找敵人和食物。
聚落成員不值班時會住在王國總部。總部有食物儲藏室、睡眠區,甚至還有廁所。聚落的總部是地位最高的裸鼴鼠—也就是女王—的領地。
讀者們已經知道,裸鼴鼠聚落的生活方式和一般哺乳類動物不一樣。這種小型鼠類是唯一具有真社會性(eusocial)的哺乳類動物。
我們通常把這種社會結構跟蟻或蜜蜂聯想在一起。女王是唯一能繁殖下一代的裸鼴鼠,其他聚落成員則是暫時不育的工鼠和兵鼠,只有女王挑選為男寵的少數雄性例外。
一般老鼠活4年 裸鼴鼠卻能活過35歲生日
老化研究專家認為裸鼴鼠十分有趣,因為牠們不符合一般的體型和壽命規則。成年裸鼴鼠體重大約35公克,不比小鼠重多少。儘管如此,裸鼴鼠的壽命經常超過35年,而一般鼠類的壽命大約是4年。
要瞭解這些現象的重要性,可以想像以下的狀況:如果讀者是研究人員,想研究老化,應該到哪裡尋求靈感?顯而易見的選擇就是研究長壽動物,從牠們的奧祕中汲取一些心得。
讀者想道:活很久的動物——鯨類?要養在實驗室裡應該有點困難。大象?一樣的問題。把鳥類養在小籠子裡?這是虐待動物(而且鳥類不是哺乳類)。那裸鼴鼠呢?長壽?是的。可以養在實驗室裡?是的。跟我們一樣是哺乳類?是的。目前一切條件都符合。
接下來的挑戰是找出要比較的動物。顯而易見的選擇是壽命較短的近親。這樣就能檢視兩者之間的差別,看看是否能用來解釋兩者為什麼壽命不同。
同樣地,裸鼴鼠確實是個好選擇。實驗室中最常見的兩種動物,也就是大鼠和小鼠,正好都和裸鼴鼠親緣關係相近,但壽命相差很多。所以這種小動物非常適合用來研究老化。
世界各地的研究專家比我們更早好幾十年開始研究裸鼴鼠。這些研究學者指出,我們幾乎無法分辨出年輕和年老裸鼴鼠之間的差異。或許可以說,裸鼴鼠外表看來年輕的標準相當低:只要沒有毛、皮膚又皺就可以了。
儘管如此,這個觀察結果仍然相當有趣。不只科學檢驗指出裸鼴鼠老化得相當慢,從外觀看來也是如此。
幾乎對癌症免疫 裸鼴鼠的驚人抗癌能力
裸鼴鼠研究專家也指出,裸鼴鼠幾乎對癌症免疫,即使他們試圖用人工方式使裸鼴鼠罹癌也是如此。在接受研究的幾千隻裸鼴鼠中,只發現了6個腫瘤。以這麼小的動物而言,這個結果相當驚人。相較之下,實驗室中的小鼠死亡之後,有70%的身上帶有癌症徵兆。
一般說來,有20%至50%的個體罹患癌症,對任何物種而言都算正常,包括人類在內。舉例來說,在許多已開發國家,癌症已經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第一大死因。
但不知如何,這種非洲東部的小型鼠類找到了抵禦癌症的方法。這種生物確實相當神奇,將在以後的老化故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 本文摘自:《為何龍蝦不會變老,水母會逆齡,人類卻無法?:24個自然界中青春、衰老與生命期限的科學奧祕》
- 出版社:鷹出版
- 出版日期:2025年1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