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180公分長南蛇 闖入保育類鳥「栗喉蜂虎」棲地…
每年4月至9月,是保育類鳥類「栗喉蜂虎」飛抵金門繁殖後代的季節,約有2千隻栗喉蜂虎棲息於金湖鎮青年農莊等地,近日卻有鳥友在青年農莊觀察時發現,一條大型南蛇盤據於蜂虎棲地。鳥友擔心,這條蛇可能會吞食大量的蜂虎鳥蛋,恐衝擊蜂虎的繁衍。相關消息在鳥友社群引發熱烈討論。
「鳥友看到這隻身形約180公分長的大蛇在蜂虎的巢出沒,都相當擔心,擔心牠會每天吃幾顆鳥蛋,可能早晚會把鳥巢內的蛋都吃完外,也憂心還有其他蛇存在。」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沉重的表示,青年農莊的人工巢區是為了協助栗喉蜂虎繁衍後代,若鳥蛋遭蛇大量掠食,將可能導致當地蜂虎數量銳減,她呼籲鳥友持續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如蛇類聚集或數量增加,應立即通報鳥會或相關單位。
對此,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黃子娟表示,蛇類原本就是蜂虎的天敵,牠們出現在棲地是自然現象,蜂虎也非完全弱勢物種,曾有人拍攝影片拍到蜂虎會集體攻擊蛇類,使其落荒而逃。她強調,除非確認是人為引入蛇類,否則不會刻意干預,「大自然有其運作機制,應尊重物競天擇。」
金門縣政府產發處農林科則表示,目前尚未接獲民眾相關陳情,基本立場也是尊重自然生態,並不會進行額外干預。
栗喉蜂虎每年清明前後抵達金門,牠們羽色鮮豔亮麗,是金門夏季最吸睛的自然嬌客,也吸引大批鳥友跨海賞鳥。牠們喜愛在海岸、農田及砂石場的土堆挖洞築巢,每巢約4至5枚蛋,孵化期約21至25天,巢洞深約一公尺。
據了解,牠們在台灣本島並無分布,因此金門成為唯一可觀賞牠們築巢、育雛與捕食行為的地區。自2002年起,金門國家公園即展開生態調查,並自2009年陸續在青年農莊與慈湖三角堡等地維護棲地,至今已成為重要的賞鳥與環境教育場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