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近日歐洲熱浪來襲,法國抗拒冷氣的文化再受關注。 圖/路透

近日歐洲熱浪來襲,法國抗拒冷氣的文化再受關注。據統計,僅25%法國人有冷氣,安裝固定式冷氣的家戶更僅4%,遠低於鄰國。民眾各出奇招,躲避酷暑。受訪者表示,不裝冷氣的主因並非電費,而是習慣、建築法規和生態考量。

閱讀更多: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6月30日熱浪席捲歐洲,今年熱浪來得異常早,歐洲各城市高度警戒。巴黎1日最高溫達38度,南部更有超過40度的紀錄。

市府在因熱浪來襲而關閉的艾菲爾鐵塔前設置大型水池,讓民眾盡情消暑。巴黎市民各出奇招,對抗炎熱的天氣。

居民馬蒂亞斯(Mathias)家中沒冷氣,身邊巴黎朋友也都沒有安裝。這幾天炙熱夜晚,馬蒂亞斯笑著向中央社表示,「我開窗、開電扇,但家裡不通風,還有蚊子,所以我昨晚睡得很糟」。

2日他試著到占地逾40公頃巴黎市內最大綠地的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乘涼,及美術館享用冷氣,以逃離酷暑。

家裡有小型水冷機跟電扇安南達(Ananda)告訴記者,「很熱的話就出門去博物館、看電影、逛街,或洗冷水澡」。

熱浪之下,冷氣辯論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根據法國生態轉型署(Ademe)調查,2020年只有約1/4家戶使用冷氣,包括小型移動式冷氣。

冷氣企業維修工會Synasav的數據更指出,全法國真正加裝固定式冷氣的家戶僅有4%,遠低於西班牙的6成、義大利的4成,更與美國、亞洲多數國家的9成差之甚遠。

安南達認為,電費並非法國人不安裝冷氣的主因,「法國人很喜歡舒適,在意生活品質,雖然和電費或許有點關係,但主要還是法規跟習慣問題」。

莫妮克(Monique)告訴中央社,「跟很多人一樣,高溫讓我很難受,且上班地方也沒冷氣,確實我們也會討論(冷氣)話題,但這對地球不是很好,我們不是很想用,或許還有其他方法,我們是吹電扇」。

提到法國人抗拒冷氣的原因,馬蒂亞斯表示不喜歡吹冷氣,即使到外國有冷氣的地方,他也會關掉,「我覺得它會讓我生病、喉嚨痛」。

他說,「我們沒這習慣,怕會生病,商店裡冷氣賣的也不多,我們沒這個習慣。而且我們好像喜歡當硬漢,承受高溫,即使有點受不了」。

建築法規也是巴黎人無法選擇冷氣的原因之一。莫妮姬指出,建築是被列管,不能隨意整修,政府推動民眾以內部隔熱優先。

因住在歷史住宅,伊蘭娜(Elena)家裡無法安裝固定式冷氣,「這裡很多18世紀建築,因為列在古蹟名冊,我們連改變窗戶的權利都沒有,更無法安裝冷氣」。

生態考量方面,馬蒂亞斯表示,自家涼爽,卻讓城市與地球更炎熱似乎不是解決之道。「當然電影院等地方有冷氣還是很令人開心,但還是應該試著減少能源消耗、污染,增加都市綠化」。

莫妮克則說,自己很幸運住在一樓,地板是磁磚,巷弄裡也有大樹,所以家裡比外面至少涼5度。「我覺得應該要在城市裡種更多樹,尤其是很多建物的城市,先從這裡開始,還有綠化屋頂。我不是很懂科技,但或許有新技術,能作為冷氣的替代方案」。

伊蘭娜擔心,若大家都安裝冷氣,會讓外部變得更熱,造成「惡性循環」,但也覺得住在樓頂的人確實很辛苦。

不過記者2日走訪家居用品連鎖店,發現貨架上的移動式冷氣已全空。員工表示,這兩日熱浪,讓銷售直線上漲。

受訪者也坦言,冷氣在未來會成為趨勢。馬蒂亞斯認為,如今每年越來越熱,且熱浪來的越來越早,人們最後還是會接受冷氣。

莫妮克指出,「確實安裝冷氣的人增加了,但為了環境,也還是有很多人蠻抗拒的」。然而,「大眾交通裡面還是要有冷氣,不然實在太難受了」。

安南達則說,「越多越多人想要冷氣,我們以前習慣沒冷氣,但如今熱浪增加,習慣正在改變。法國人認為冷氣會造成喉嚨痛,對身體不好,對地球也不好」。

法國近2000所學校7月1日便停課,提早放暑假。旅法20多年的台灣演員楊宜霖告訴中央社,女兒學校一間教室只有一台電扇,市府當天發通知,請家長盡量中午接回孩子。兒子因有同學作伴想繼續上課,隔天也被校長告知學校關閉。

楊宜霖表示,一般巴黎民眾在家的抗暑妙招,都是一大早趁還不太熱時,把遮陽板闔上、窗簾拉下,進行隔熱。再把家中的電扇集中到客廳,家人一起在客廳活動,節省電費。

「我想最近電影院都擠滿人,或美術館等大家知道有冷氣吹的地方。雖然都不想在家裝冷氣,但這時候都還是想去有冷氣的地方。公園、廣場也都會有噴水設施,讓小朋友玩」。

她不會想買冷氣,「畢竟熱浪都是幾天而已,覺得沒有必要,也沒習慣吹冷氣。雖然很熱,但撐個幾天、多喝水還是可以克服的」。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熱浪 冷氣 法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