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議題在台灣上演 33萬女性為顧家離開職場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戈丁對勞動市場性別差距提出深刻見解,拿下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實勞動市場性別差距不只美國,台灣也是現在進行式,去年就有33萬婦女為了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顯見「結婚生子」確實是女性的重大轉折。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戈丁(Claudia Goldin),表揚她揭開勞動市場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s)的關鍵驅動因素,寫下首次女性獨得經濟學獎的紀錄。
戈丁致力於探究勞動市場存在巨大的性別差距,包含勞動參與率、所得差異等,她分析逾200年來的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性別薪資不均與其說是對女性的歧視,不如說是反映工作彈性,以及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高昂成本。
戈丁認為,如果一個人有小孩或是其他家庭責任,即便他(她)可能有工作,也須在家待命,而在家待命的人將被迫選擇更有彈性、對工作要求更低的職位,因此薪資往往較低;女性通常是在家待命的人,換言之,性別不均的另一面是夫妻不均。
攤開台灣勞動市場現況,性別差距議題相當嚴峻,除了女性背負較大的家庭照護責任,使得勞參率受結婚生子影響甚鉅,且職場環境對二度就業接受度不高,導致女性離開職場後,幾乎一去不回頭。
女性扛起照顧家庭重任 成勞動力失落一角
「女性勞參率確實因為婚育過程而下降」,國發會官員直言,台灣在25至39歲的勞參率,其實比日本、韓國、美國等主要國家還要高,只是先後受到照顧小孩、照顧老人等因素影響,陸續退離職場。
觀察2021年主要國家勞動力參與率,會發現台灣在25至39歲的年齡層間,勞參率都在8成以上的高水準,尤其在25至29歲階段,女性離開校園後,幾乎都投入職場,勞參率高達89.9%、直逼9成。
對照其他國家同年齡層的女性勞參率,韓國、日本、美國女性均是25至29歲勞參率最高,分別為75.5%、86.9%、76.8%,仍不及台灣,但隨著年紀漸長,情況慢慢翻轉,台灣女性勞參率逐漸跌破8成、7成,到了55至59歲,更只剩下45.4%,遠遠不及美國、韓國的6成多,以及日本的7成多。
主計總處進一步調查女性退離職場、成為非勞動力的原因,結果顯示,關鍵是「做家事」以及「照顧家人」的比率,女性都大幅高於男性;凸顯即便女性投入職場相當普遍,「主內」的責任還是多落在女性頭上,甚至權衡之下,做出退離職場的選擇。
以2022年數據來看,女性為了照顧老人、小孩等因素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數高達33萬人,其中有22萬人是為了照顧家中未滿12歲的子女;相比之下,男性為了照顧家中子女而退離職場的人數僅2000多人,差距懸殊。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自2015年調查以來,女性因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的比率已經從22.4%降至2022年的15.9%,呈現向下走的趨勢,推測原因除了政府持續推出相關政策提供支持,少子化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女性勞參率溜滑梯下挫 扭轉趨勢有賴政策支持
台灣人口結構受到少子化、高齡化夾擊,政府為了補足未來勞動人力缺口,將衝高勞參率列為重要施政方向,提升女性勞參率是其中一環。不過國發會官員指出,生育率、勞參率會不會互斥,要看政策與職場環境有無提供足夠支持。
國發會人力規劃及發展研究報告曾就「提升我國女性勞動參與」提出研究分析,作者將相關文獻彙整後,指出實證顯示,提升生育率對於女性勞參率有負面影響,但可以透過相關措施,消弭對生育率的衝擊。
報告內容提到,部分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生育率與女性勞參率呈現正相關,是因為公部門就業機會、勞動市場情勢、產假給付等因素所致。
舉例來說,北歐國家因公部門的女性就業者占相當高的比率,加上有優渥的產假給付(maternitybenefit),因此得以呈現高生育率與高女性勞參率的現象;而有高度勞動市場彈性的國家,則因勞動市場彈性,女性重返勞動市場並非難事。
國發會官員指出,其他國家的女性勞參率同樣會因為照顧家庭而下降,但過幾年會重回勞動市場,使得女性勞參率呈現「雙峰」,台灣卻是「單峰」,在25至29歲達高峰後,就一路下滑,而且下滑態勢比其他國家更陡峭。
國發會官員分析,關鍵在於女性在職場上「離開後比較難回去」,一方面是二度就業存在挑戰,另一方面,家庭照顧責任不只有小孩、還有老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女性職涯選擇。
台灣的各項性別勞動統計數據,正好呼應戈丁所言,勞動市場性別差距,背後涵蓋女性家庭角色的因素。國發會官員坦言,女性在家庭照顧上承擔較大工作,「社會認知是這樣,而數據確實呈現同樣現象」。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