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捷安特!TIWA:強迫勞動是藍領移工「體制縮影」、勞動部只是做給美國看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李柏澔
日前美國CBP以強迫勞動為由對巨大公司在台生產的自行車、零組件祭出暫扣令。 圖/路透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日前宣布,產銷捷安特品牌的上市公司「巨大機械」在台灣製造的自行車、相關零件及配件涉及強迫勞動,進而發布暫扣令。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稱,已著手研議強迫勞動指引,進而避免強迫勞動的出現。勞工團體則認為,這樣的指引只是「做給美國看」,從體制下手,例如允許移工自由轉換雇主等才是解方。

閱讀更多:太奴?台灣去年平均總工時2020小時 亞洲僅次於新加坡

產銷捷安特品牌的上市公司「巨大機械」,由於涉及強迫勞動,日前已遭CBP發布暫扣令,為我國首度因製造業強迫勞動而被CBP指涉違反重大人權的事件。洪申翰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說,勞動部已著手研議強迫勞動的指引,希望藉此幫助企業辨識和評估風險,也進而避免強迫勞動的出現,也強調強迫勞動是企業不可輕忽的經營風險。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專員王俐婷表示,捷安特下的勞工所發生的強迫勞動,這不是個案,而是整個藍領移工的縮影,移工來台前就要背負龐大仲介費的債務,來台又要再被收取服務費、買工費等,這些都是常態,但是台灣政府仍不願意面對,整個移工制度的設計就是把他們放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中。

王俐婷說,勞動部要推出強迫勞動指引,這個指引只是要做給美國看而已,真正要防止強迫勞動就應該從體制改善,例如移工可自由轉換雇主等,否則在強迫勞動的環境中,就只能被綁死而無法跳脫。另也應該讓移工不該再來台灣前就背負這麼龐大的債務,後續什麼指引都只是在做表面功夫而已。

勞動部表示,巨大機械不會是唯一強迫勞動的個案,該強迫勞動指引是要協助雇主改善,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度發生,相關指引內容還在和經濟部討論當中。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美國 移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