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人不敢生病 領1包藥要花5千搭小黃
「以我服務的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為例,位處偏遠山區,植物人病患要緊急送醫,搭救護車到台東市區最近的醫院至少要1小時,單程就要花5000元。」首度引進日本在宅醫療體系的醫生、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去年底在台東都蘭開診所,長期在偏鄉地區看診,了解偏鄉醫療困境。
他說,醫療是對應需求,你今天要活下去,多遠都要去,偏鄉民眾為了就醫,往往需要花更高的交通費與時間成本。在山區看醫生,1個小時、1個半小時都是正常的。
「還有更多偏鄉居民,每個月得花上千元坐計程車往返醫院,就為了領慢性病藥,因為整個東河鄉有9000人口,連一間健保藥局都沒有。」余尚儒說,民眾要拿藥,只能舟車勞頓、花費昂貴車資跑到大醫院。
余尚儒分析,他可以理解偏鄉地區人口外移嚴重,藥師不願意到偏鄉開業,這就跟在鄉下開一家便利商店,容易虧損倒閉是一樣的道理,市場競爭的結果,偏鄉社區型藥局生存不易。「可是如果所有醫療資源分配都由市場機制決定,偏鄉居民要怎麼活?」他無奈說,偏鄉地區民眾雖然繳一樣的健保費,但享受到的醫療資源卻不一樣。
一站式診所 解決可近性問題
不過,偏鄉醫療資源匱乏,不代表蓋大醫院就可以解決偏鄉民眾問題。余尚儒建議,要解決偏鄉就醫可近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廣設基層社區診所,讓診所有「一站式」的功能:除了看診外,還可以提供基本檢查服務,像是超音波、胃鏡等,日本鄉下衛生所都有這些設備,偏鄉民眾就不用為了做檢查跑到大醫院。
但是台灣的診所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他強調,原因是健保給付制度對基層診所不利,診所購入醫療儀器無法獲得給付,醫師當然不願意進。很多藥物規定一定要做檢查才能開立,像失智症鑑定一定要到醫院,診所不能開失智症藥物,但是鄉下的失智症長輩要怎麼去醫院?怎麼定期回診?理論上,應該讓有認證的偏鄉診所就能開藥,才能讓當地民眾就醫需求就近獲得解決。
提高給付或獎勵 讓醫生願意到偏鄉
此外,他認為,要讓醫師願意到偏鄉開業,就必須提高給付。偏鄉基層照護,包括檢查、用藥,只要診所能做,就應該按照醫院給付,甚至是提供更好的條件。或是有一些獎勵措施,例如願意到偏鄉開藥局,政府就幫忙付藥局租金,必須提供足夠誘因,這樣才有醫師願意做。
余尚儒說,偏鄉診所、藥局可以提供更彈性的服務,不需要像都市地區全天候營業,開到晚上10點、11點,因為偏鄉民眾的醫療服務使用量不像都會區那麼高;但相對地,醫師會擔心營業時間不夠長、造成虧損。因此提高給付,讓偏鄉醫師能夠生存,才能真正解決就醫可近性的問題。當偏鄉民眾有需要時找得到醫生、有人可以提供服務,這才是最重要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