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生活記憶 一粒麥子基金會讓部落文創從土地長出

聯合新聞網 吳思萍(倡議企劃)

當傳統部落文化因耆老凋零而漸被遺忘,該做些什麼才能讓部落長輩重拾在地的生活文化記憶?

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連結花蓮達蘭埠部落長者與當地教會,陪伴他們展開「手作之路」,不是幫他們開發新的專長,而是復興他們本來就會的傳統技藝,尊重當地的文化與生活,讓部落文創從土地長出,也傳承部落記憶,系統性發展。

黑暗部落也文創 找回珍貴傳統技藝

位於台灣後山的花蓮六十石山,八月起的金針花季,總是吸引許多人前往賞花。這裡除了有美麗的金針花海,在六十石山深處還有一個阿美族部落─達蘭埠部落。

「達蘭埠」在原住民語原意為「獵人頭之地」,這裡早期因交通不便、無法架設電線桿,沒有電力照明,夜晚時分,營火、煤油燈就是部落僅有的光源,因此達蘭埠部落又被稱為「黑暗部落」。

在金針盛開的時節,山頭開成一片金黃花毯,一粒麥子基金會的送餐車,穿梭在山與山之間,準時將熱騰騰的美味餐點,送達到年老、行動不那麼方便的部落長輩手上。

達蘭埠部落又稱金針的故鄉,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服務中心連結當地教會與社區長輩,復興...

一粒麥子基金會管理師林慧蕓說:「社區工作最難的就是建立信任度,要長時間的互動、培養關係,我們的送餐員經常在社區走動,彼此有了信任,之後才能有更進一步,引介其他資源進入,在達蘭埠部落的送餐服務,一粒麥子就持續了十多年。」

餐車挺進部落,送餐員不單單只是送一盒飯菜,也同時關心長輩們的身心健康,林慧蕓說:「長輩上了年紀,沒辦法從事採金針這些需要勞力的農業工作,那我們還能更進一步為長輩做什麼,再造他們的價值?」

達蘭埠文健站照服員陳淑娟觀察:「部落年輕人都外流到其他地方工作,留在部落裡的以長輩居多,子女不在身邊,他們就只能面對電視,同一個頻道一直看重播,或是在抱著聖經讀經。」

而一粒麥子基金會就發現,其實這些部落長輩們是身懷傳統手工藝絕技的「隱藏版好手」,林慧蕓說:「部落一直都有這樣的文化,串珠、編織等等,只是返鄉的部落青年大多從事農業工作,這些手工藝文化在等待著如何延續到下一代。」因為看見傳統文化消失相當可惜,一粒麥子基金會與當地教會一同腦力激盪,有了進行「部落文創」的想法。

去年八月起,一粒麥子基金會串聯達蘭埠部落,邀請在地串珠、編織達人擔任種子講師,帶領長輩們一起手作串珠、手鍊、編織包等傳統手工藝品,今年也開始在豐年祭、部落內的販售平台開始販賣。

一粒麥子基金會串聯達蘭埠部落,邀請在地串珠、編織達人擔任種子講師,帶領長輩們一起...

達蘭埠教會牧師張英妹笑著說:「老人家最喜歡做這些,串珠啊、編織啊,他們本來就有傳統文化的基礎,我們找了兩位部落裡有手工藝方面專才的長輩,一個教作飾品、一個教傳統手工,做了很多東西。」張英妹也強調,這是從部落既有文化、技藝,去創造更多的價值,並且鼓勵長輩們一起把早年生活的記憶,再次重現在生活中。

爺奶樂活學編織 銷售收入回饋部落

74歲的王瑞玉在部落裡擔任手工藝講師,平時就由她領著部落長輩們,一同做手工藝品,「長輩們都滿有興趣,一埋頭做,都做到不知道時間!」阿美族早年會以藤來編織打獵用的包包或漁網,或將風乾後樹豆染色串成飾品,這些工藝都因為部落耆老凋零,年輕人外出謀生而未能傳承。

王瑞玉也感嘆:「很多傳統慢慢就被遺忘了,要不是我有興趣來自己來學,這些技藝恐怕也要消失了。」藤編的籃子或器皿,美觀又耐用,王瑞玉驕傲的說:「我一天可以做三個!會做就做的很快啦,希望可以賣給遊客,或在其他平台寄賣!」

達蘭埠部落所發展的文創商品,販售所得將用於部落長輩發展。 圖/陳軍杉攝影

今年高齡89歲的曾玉花,是達蘭埠部落裡最年長的一位長輩。她的丈夫在她39歲時就離世,留下她與10個孩子,最小的不過才6個月大,她只能下田務農,種玉米、豆子,把孩子一個一個拉拔大,現在孩子們各自家庭、事業,「一個人在家很無聊,不如來這裡跟其他老人家一起學做手工藝,做這個很開心!」

雖然長輩年紀大了,手部關節沒那麼靈活,串珠或做編織的動做較為緩慢,但他們仍舊戴上老花眼鏡,聚精會神地跟著老師的指導,一步一步慢慢做,80歲的林玉利就說:「有機會讓我學習,我什麼都想學,這樣心情也很愉快!如果沒有繼續學習,腦筋就不靈活了。」

林慧蕓說,部落文創販售所得,會回歸到部落發展,「例如現在一粒麥子的送餐只有提供午餐,未來也能提供早餐。也能用文創收入,帶長輩出門旅行,部落交通不便,兒女也不一定在身邊,長輩經常只能待在部落裡,如果幾個月、或是一季能出部落進行一次小旅行,長輩們也會很開心。」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農業 熟齡生活 地方文化 地方發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