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塑膠循環到營養革命:勞力士「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推動改變世界的力量

文 黎詩彥(倡議企劃)

在這個資源緊張、氣候變遷與健康不平等交織的世代,許多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創新者正以科技與堅定信念,書寫人類與地球共生的未來故事。勞力士「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便是這股力量的推手,它支持科學家、探險家與社會企業家,將一個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化為改變全球的實際行動。

汪郁雯(Miranda Wang,左)與姚佳韻(Jeanny Yao,右)於先導工廠中欣喜見證首批單體提取成功。二人耗時多年研發出一套化工程序,可將廢舊塑膠轉化...

勞力士大獎(Rolex Awards) 得主菲力克斯· 布魯克斯- 邱契(Felix Brooks-church) 作為非營利組織Sanku的聯合創辦人, 正慶...

兩位勞力士得主汪郁雯(Miranda Wang)與菲利克斯·布魯克斯-邱契(Felix Brooks-church)便是最鮮明的例子。 一位立志讓塑膠不再成為地球的毒藥,另一位用一袋麵粉對抗隱性饑餓。他們共同的信念是:改變,從一座工廠、一袋麵粉開始,最終能擴散至全球。

汪郁雯: 為首創循環再造技術建立工業規模先導工廠

在印度西海岸的繁華城市蘇拉特,一座嶄新的工廠就在近郊拔地而起。這座工廠致力於將塑膠廢物分解為一個個化學結構單元,這或將永遠改變塑膠的循環再造方式。這正是勞力士大獎(Rolex Awards Laureate)得主、科技企業家汪郁雯(Miranda Wang)多年來的夢想。如今,她的願景已經成為現實。

汪郁雯(Miranda Wang,中)與Novoloop團隊成員一同慶祝先導工廠成功啟動。汪郁雯的創新技術正帶領我們邁向沒有塑膠污染的世界。 圖/勞力士

歷經多年創新鑽研和不懈堅持,汪郁雯的公司Novoloop已經建成一座先導工廠,證明其塑膠轉化技術能夠在工業環境中實現全天候不間斷運行。2024年,這座位於印度的先導工廠與當地化學品製造商合作,實現了一百小時不間斷運作,將使用過後的聚乙烯成功轉化為堪比原始塑膠品質的材料。這項重要里程碑為將來該體系的商業化推廣奠定了基礎,也對人類處理廢棄物與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帶來全球性影響。

汪郁雯表示:「這座小型先導工廠是世界級工廠的藍本。今後的工廠將不再依賴使用化學燃料,而是以廢物為原料,全天候全自動化生產具有價值的材料。未來,我們可以憑藉該技術逐漸摒棄化學燃料,建立塑膠循環經濟。」

Novoloop公司著眼於聚乙烯這種難以回收利用的塑膠。當前與化石燃料製造的塑膠相比,機械循環再造的塑膠品質較差,商業用途有限。在全球每年生產的4億噸原始化石燃料塑膠中,僅有9%得以循環再造。這現象導致海洋、陸地與大氣中充斥著廢棄塑膠,而原油和天然氣的開採依舊片刻不停。

汪郁雯與摯友兼商業夥伴姚佳韻(Jeanny Yao)共同創立了Novoloop 公司。兩人在加拿大長大,在高中的回收社團中相識。她們目睹了回收過程中的不完善之處。自此之後,二人便齊心研究解決方案。

Novoloop聯合創辦人汪郁雯(Miranda Wang,左)與姚佳韻(Jeanny Yao,右)在先導工廠前。她們與專用化學品製造商合作,成功證明其技術已經...

2019年,汪郁雯與姚佳韻成功分解聚乙烯,這成就為汪郁雯贏得勞力士大獎。來自大獎的信任和支持幫助二人不斷反覆運算精進,繼續擴大量產規模,研發出以廢物為原料,並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永續材料。

Novoloop聯合創辦人汪郁雯(Miranda Wang) 手捧Novoloop的熱塑性聚氨酯(TPU)顆粒。她們計劃在2030年前轉化高達17.5 萬噸塑膠...

Novoloop的循環再造過程不僅可將塑膠廢物變廢為寶,其碳排放量還比傳統製程減少了高達91%。她們計劃在2030年前轉化最高17.5 萬噸塑膠廢物,每年減少最高8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展望未來,汪郁雯堅信,一百年後,人類將全面實現材料的循環生產。她表示,為了地球與子孫後代的福祉,我們必須這樣做。

菲力克斯· 布魯克斯- 邱契: 以強化麵粉終結營養不良

社會企業家菲力克斯.布魯克斯- 邱契(Felix Brooks-church)正在著手解決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營養不良。勞力士大獎(Rolex Awards)得主菲力克斯.布魯克斯- 邱契研發出突破性設備「營養增量機」(dosifier)能夠在研磨過程中加入份量精準的必需微量營養素,例如鐵、B12及鋅等等,使得強化麵粉與普通麵粉價格相當。

自2015 年以來,布魯克斯- 邱契所創立的非營利社會企業Sanku 已在坦尚尼亞的數百間製粉廠安裝營養增量機。在勞力士「保護地球.恒動不息」計劃(Perpetual Planet Initiative)的支持下,Sanku正在衣索比亞快速擴展業務。坦尚尼亞落成的微量營養素混合工廠直接向當地製粉廠提供含有維他命和礦物質的預混配方,減少對全球供應鏈的依賴。

在衣索比亞布拉尤(Burayu) 的韋肯製粉廠(Wakene Flour Factory), 一個裝滿小麥粉的袋子正在秤重, 這裡配備著來自Sanku的「營養增...

目前,Sanku與坦尚尼亞、肯亞和衣索比亞約1,500間製粉廠合作,僱用了120名當地員工,惠及近2,500 萬消費者。布魯克斯- 邱契分享道:「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惠及1億人,目前完成進度已達到四分之一,我相信這個目標將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雖然這需要我們付出大量努力,但必然能夠達成。」

布魯克斯- 邱契終結全球營養不良的宏偉抱負,正給東非地區帶來巨大影響,其工廠每年生產的預混配方足以加入到36 億盤食物之中。Sanku目前正在衣索比亞建造第二間混合工廠,那裡的主要作物是小麥,當地1.2億人口僅依賴400間大型製粉廠。相比之下,在坦尚尼亞和肯亞居民的主食玉米粉主要是從當地的小磨坊加工而來。

坦尚尼亞三蘭港(Dar es Salaam) 微量營養素預混工廠(Nutrient Premix Blending Factory) 的工人們正在工作。該廠為S...

布魯克斯- 邱契解釋道:「我們很期待來到衣索比亞,因為這是個新機遇。營養增量對這裡而言是全新的概念,其潛在影響也格外巨大。」

近期擴展至衣索比亞的進展源自長達數十年的努力,而這段歷程的起點是相隔萬里的柬埔寨。當時,布魯克斯-邱契在柬埔寨從事義務工作,幫助街頭流浪兒童重新融入社會。他意識到,營養不良是這些兒童身陷困境的根本原因。

據估計,全球有多達二十億人口患有某種形式的微量營養素缺乏症。布魯克斯-邱契解釋道,相比於食物的數量,問題更在於食物的質素。他說:「胃可能已經感到飽了,但因為缺乏多元化飲食中常見的關鍵維他命和礦物質,所以他們實際上仍處於饑餓狀態。」

展望未來,布魯克斯- 邱契計劃將業務足跡進一步拓展至東非各地。他表示:「有幸幫助製粉廠生產出能夠拯救生命的麵粉,我深感自豪。這正是我畢生熱愛的事業。」

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連結創新與行動的全球平台

無論是汪郁雯推動的廢塑膠重生,還是布魯克斯·邱契在非洲推廣的強化麵粉計劃,他們的努力都展現了「小規模試驗」如何成功擴展為「全球影響」。這些突破性的創新不僅解決了在地問題,更在全球層面帶來深遠的改變。

這正是勞力士「保護地球· 恒動不息」計劃的核心精神:連結科學家、企業家與社會創新者,推動跨界合作,將創新科技轉化為具體行動,為地球永續與人類福祉開創嶄新的未來。

塑膠重塑(RETHINKING PLASTIC): https://www.rolex.org/zh-hant/science/miranda-wang-novoloop
終結營養不良(ENDING MALNUTRITION): https://www.rolex.org/zh-hant/science/felix-brooks-church-sanku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