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之事眾人助之-「公民科學」靠鄉民救環境
仔細聽,「灰伊——……噗嚕嚕噗噗噗……灰伊——……灰伊——」冒泡泡的水裡傳來彷彿細細的鳥叫聲,這不是摩斯密碼,而是美國佛羅里達科學家設置的「來跟海牛尬聊」網站。為的是邀請民眾一起參與,從剪輯好的聲音片段中分辨海牛彼此的呼叫聲,讓科學家能進一步研究不同類型呼叫的意義。
素人助攻 公民科學家蓬勃
類似「來跟海牛尬聊」,由非職業的科學家、科學愛好人士和志工參與科學活動,助科學家一臂之力的「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tist)計畫,過去10年在各地蓬勃興起。
內容從架設自動拍照相機紀錄野生動物的足跡,到觀看銀河的照片,或是閱讀過去的日記和田野手札,可說是百花齊放各有千秋。由受過訓練的志工或統一數據回報的機制,系統性的收集和分析數據,已經成為現今大範圍、大規模或長時間進行科學調查的方式。
先進國家看見群眾力量是未來科學進展的重要元素,紛紛以官方文件或法令將公民科學納入預算或教育計畫中。美國2016年通過「群募與公民科學法(Crowd Sourcing and Citizen Science)」法,要求每個州都要有公民科學計畫,且政府單位有資訊背景的職員作為公民團體對接的窗口,協助團體解決問題或將資料視覺化。
另外,州政府除了編列固定的預算,還有可以臨時用在「非營利」計畫的彈性預算,例如突然有入侵物種爆發事件時,能有特別預算來因應。澳洲有昆士蘭公民科學策略,鼓勵民眾參與和支持科學發展。歐盟則以「數位、創新、青年、共榮」等重點面向作為旗艦行動,推出水平線2020計畫與歐洲公民科學綠皮書。
在台灣,由普羅大眾參與貢獻的公民科學亦在過去10幾年開始發展。最早是2003年由東華大學楊懿如副教授推動的「台灣兩棲資源調查」,一開始邀請東部中小學出發,後擴展至全台。名聲響亮的「路殺社」,最早只是在臉書收集被車撞死的動物資訊,未料因社群媒體、行動網路與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的推波助瀾下,路殺社的成員和資料量快速增加。
上傳照片 撿屍撿到立大功?
從2012年到2017年,「路殺社」6年間有超過3000位成員貢獻了五萬多筆資料。但研究人員也發現,有些熱門道路比人煙稀少的地方容易發現路殺,還有某些物種人緣好,資料比較多,但不受人喜愛的動物雖然慘死卻容易被忽略。
為了讓資料成為具有可信度的資料,路殺社進一步設計系統性的路殺調查,以校正隨機調查和人為偏好的誤差。然後,更在今年六月上線了「物種辨視檢定」的線上學習和考核,通過後可成為「物種鑑定師」,幫助研究人員在線上檢核大量的物種資料。
公民科學計畫裡,最常見的公民參與方式是群眾募集與基礎的資料演繹。像路殺社一開始民眾拍照上傳,由民眾隨機蒐集資訊即屬於第一個層級的群眾募集。第二個層級是參與者有受過基礎訓練,除了蒐集資料,還能對資料進行基本的詮釋。路殺社今年進化到邀請民眾成為物種鑑定師,公民參與層級又更上一層樓,來到「參與式科學」,民眾一起參與問題的界定和資料蒐集
除了讓大家上傳動物路死照片,路殺社也蒐集民眾從四處寄來的路殺屍體,進行物種研究和分析,提供相關研究單位樣本數。幾年前的狂犬病鼬獾事件,因為路殺社有橫跨幾年的夠多數量標本,全台有六成的檢體都來自路殺社,讓防疫單位得以了解疫情擴散程度與缺口,成功防堵狂犬病的蔓延。
有了路殺社的成功經驗,近來更多公民科學計畫紛紛湧現。陸地上的公民科學計畫發展較久類型也多,海洋方面的也不落人後。像定期記錄珊瑚、珊瑚礁魚類、無脊椎動物等珊瑚礁生態系的「珊瑚礁總體檢」;利用海龜臉上的鱗片進行個體辨識、瞭解台灣周圍海域海龜的數量、分佈和健康狀況的「海龜點點名」;收集水下目擊軟骨魚的「鯊魚魟魚目擊回報」;以及用眼睛數海岸垃圾的「海廢快篩」等等。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歡迎報名11月28日於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的「集合了!海洋狗仔隊——海洋公民科學嘉年華」,來看看如何助科學家一臂之力吧。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