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羅真

玻璃瓶、寶特瓶、鋁罐,哪種材質的瓶裝飲料微塑膠含量最高?法國食品衛生機構研究發現,答案不是寶特瓶,而是玻璃瓶。從塑膠微粒的成分與顏色來看,罪魁禍首可能就是金屬瓶蓋的外層塗料。

玻璃瓶裝水污染的秘密就在製程的瓶蓋。 圖/Wortmagier(CC BY-SA 4.0)

意外的途徑:從瓶蓋到瓶內

法國食品、環境及職業衛生安全局(ANSES)6月發表研究指出,無論是汽水、檸檬汁、冰茶還是啤酒,若使用玻璃瓶裝,平均每公升含有100顆塑膠微粒,比寶特瓶高50倍之多,連研究團隊也很意外。

進一步研究發現,玻璃瓶飲料中的塑膠微粒,其顏色、成分與金屬瓶蓋上的塑膠塗漆幾乎一模一樣,幾乎可以斷定這些塑膠微粒就來自於瓶蓋表面的塑膠塗層。

仔細檢視後,原來瓶蓋上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細小刮痕。研究人員推測,瓶子尚未旋蓋之前,數以千計的蓋子被集中儲存在袋子或盒子裡,瓶蓋之間彼此刮擦碰撞所導致。當瓶蓋旋緊到玻璃瓶身時,刮痕處脫落的塑膠微粒,也跟隨著掉入瓶內。

飲料不同 塑膠微粒有別

為了了解各種可能因素,研究團隊比較了不同種飲料類別、包裝的差異。他們發現飲料的品項不同,塑膠微粒的數量也有差異。例如,汽水平均每公升含有30顆塑膠微粒、檸檬汁40顆,啤酒則高達60顆。

包裝水無論放在哪一種材質內,塑膠微粒含量都相對較低。玻璃瓶裝每公升平均4.5顆、寶特瓶或紙盒則為1.6顆。葡萄酒所含的塑膠微粒也相對少,即使僅用軟木塞封口,也只有極少量的塑膠微粒。

法國食品安全機構研究顯示,啤酒、汽水、水、葡萄酒都有微塑膠,但玻璃瓶裝的產品含量最高。 圖/Pixabay

減少製程污染

為進一步確認玻璃瓶裝飲料塑膠污染的途徑,以及減少塑膠微粒的方法,研究團隊實驗了三種情境。結果發現,直接旋上未清潔的瓶蓋,平均每公升檢出287顆塑膠微粒;若先用氣槍清潔瓶蓋,則數量減至106顆(約減少63%);若吹掃後再用過濾水與酒精清洗瓶蓋,則降至87顆(約減少70%)。

研究員德豪特(Alexandre Dehaut)坦言,這樣的處理方法在實驗室可行,但較難應用在工業製程中。ANSES也建議了幾種改進方式,例如,調整瓶蓋的塗層成分,或是改善瓶蓋儲存方式以減少碰撞等。不過,研究也表明,有些塑膠微粒並非來自瓶蓋。

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危害越來越受到關注,德豪特告訴《衛報》,本次研究並未進行風險評估,無法確認這些塑膠微粒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雖然消費者可避開金屬瓶蓋,但塑膠污染無處不在,真正能做的很有限。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塑膠微粒 玻璃 塑膠汙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