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的代價:資料中心耗電、耗水 加劇十幾國斷水斷電危機
人工智慧(AI)風潮下,OpenAI、亞馬遜、谷歌、微軟等美國企業大舉投資興建大型運算中心,但也將該熱潮轉移到監管較寬鬆的海外國家。紐約時報發現,資料中心耗電量大,也要大量用水來冷卻電腦,已造成或加劇墨西哥等十幾國的水電中斷問題。
大型資料中心 近6成設在美國境外
紐時10月報導,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分析指出,截至6月底,全球1244座最大型資料中心有近6成位於美國境外。全球的資料中心還將增加,騰訊、Meta和阿里巴巴等美國和中國企業在全球至少有575個開發中的資料中心專案。
科技公司在各地建立資料中心來推進AI,一些脆弱當地社區持續承受停電、缺水衝擊。
在愛爾蘭,資料中心消耗該國逾2成電力;在智利,珍貴的含水層正在面臨枯竭的危險;停電已經是家常便飯的南非,資料中心的設置,更進一步加劇該國電網負擔。巴西、英國、印度、馬來西亞、荷蘭、新加坡、西班牙也都浮現類似擔憂。
鄰近微軟設施 墨村莊缺水又爆肝炎
在墨西哥,有居民說資料中心的開發應附帶對當地社區進行更多投資。今年夏天,墨西哥一座微軟設施附近的埃斯佩蘭薩村爆發了肝炎,當地居民由於缺水,無法洗手或維持基本衛生。當地診所負責人巴爾塞納斯表示,疾病迅速蔓延,約有50人染病,並指責州政府未進行談判讓社區獲得支援,「微軟的項目涉及巨額投資,但人民一無所獲」。
微軟表示,目前不清楚其位於墨西哥中部的資料中心設施,是否影響電力和周邊的供水。微軟美洲資料中心副總裁華勒斯說,經過仔細調查,並沒有發現跡象表明其資料中心導致了當地的停電或缺水,「我們將始終優先考慮社區基本的需求」。
耗能缺透明度 難追究資料中心責任
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公司通常透過子公司和其服務提供商來建造資料中心,從而掩飾他們的存在,也很少透露這些設施消耗的資源,缺乏透明度讓這些問題更加複雜。
資料中心所在地區的缺電缺水問題,很難直接與資料中心畫上連結。但專家說,在電網不穩定、水資源吃緊的地區蓋資料中心,將給原本就脆弱的供水供電系統帶來更大壓力,可能引發骨牌效應。
許多國家的社運人士、居民和環保團體相繼聯手反對資料中心,有些人試圖阻止這些項目,另有些人呼籲加強對其的監管和透明度。愛爾蘭當局已限制在都柏林地區新蓋資料中心,理由是供電上的「重大風險」。在智利,由於社運人士抗議,谷歌撤回建造可能耗盡水資源的資料中心計畫。在荷蘭,若干資料中心的建設因環境考量喊卡。
環團「愛爾蘭地球之友」的環保人士雷納德表示,資料中心是環境和社會問題的交會點,「有種說法是,資料中心是必需品,能讓我們富裕繁榮,但這是一場真正的危機」。
資料中心的發展目前仍無放緩跡象。投資銀行瑞銀指出,預計今年企業花在資料中心的全球支出將達到3750億美元,明年還將增至5000億美元。
從歡迎到反對 愛爾蘭人法律戰抵制
愛爾蘭曾在廿年間積極吸引科技公司。蘋果、谷歌、微軟、TikTok在愛爾蘭設置歐洲基地,約120座資料中心聚集在都柏林周邊及外部鄉村。預計幾年後,資料中心將消耗愛爾蘭電力的1/3,比起2015年所占的5%明顯提升。
但愛爾蘭對科技公司的歡迎態度已轉變,成為跨國抵制資料中心的最明顯案例之一。5年前,一家開發商試圖將愛爾蘭西部恩尼斯的約48.6公頃土地,改造成一家不具名科技公司的資料中心,造價40億歐元。環團和當地居民已經在法律上提出反對和上訴來加以阻止。
愛爾蘭西部1月也因暴風雨導致停電,使人們對電網是否已瀕臨崩潰的爭論愈演愈烈。社運人士希恩說,電網承受的壓力其來有自,因為資料中心的數量不成比例;她已籌組一項反對恩尼斯資料中心計畫的請願,吸引逾1000人連署。
關於恩尼斯資料中心計畫的最終上訴仍待審理。即使該計畫獲得批准,其未來發展也有疑問。亞馬遜最近透露,該公司曾在幕後支持該計畫,但已退出,這意味該計畫的當地開發商將得另找其他科技公司合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