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與CIP簽署協議 達成台灣首宗離岸風電合作
Google22日宣布和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合作,簽署在台和亞太區的首宗離岸風電購電協議,運用風力資源進一步支持Google在台灣的營運,預計2027年導入離岸風電電力。
Google已經採購台灣太陽能電力,前一周才宣布採購台灣與亞太第一次地熱能源,22日宣布和CIP合作,將以風力資源支持在台灣的營運。Google亞太區能源基礎設施資深協理蕭義俊在官方部落格中指出,Google透過CIP的「渢妙一期風場」取得具成本效益的無碳能源,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渢妙一期的計畫在2027年投入營運,為Google在台灣的資料中心和辦公室提供穩定的電力。
Google指出,離岸風電是實現潔淨能源目標的關鍵資源,在日照不足時仍然能產生大量的電力,和台灣豐富的太陽能產生重要的互補作用。簽訂購電承諾有助推動台灣的離岸風電產業發展,渢妙一期風場也因此成為台灣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中首座融資到位的案場。
蕭義俊在文章中指出,這項新的離岸風電計畫,加入了在台灣持續擴展的多元潔淨能源組合。最近Google才透過台灣首宗企業地熱協議,開啟台灣的地熱潛能。這種「全天候運作」(always-on)的基載電力,將和這次的離岸風電及先前大量投入的太陽能計畫(包括台灣首例的再生能源企業購電協議以及推動1GW(100萬瓩)的太陽能資產建置)一起建構強健、互補的供電組合,有機會實現穩定可靠的無碳電網。
Google指出,要讓每小時的電力需求都有潔淨能源的供給,不僅需要多元的能源來源,還需要智慧科技的輔助。Google內部碳智慧運算平台,協助將運算工作負載到潔淨能源充沛的地點和時段,執行跨區域轉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透過碳排放量工具,客戶可以追蹤並減少使用雲端服務產生的碳排放。
Google也指出,透過整合離岸風電、現有的太陽能與地熱計畫,朝向全年無休無碳能源的目標邁進。這次與CIP 的合作,以永續電力支持Google在台灣的營運與資料中心,鞏固台灣在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打造更潔淨的電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