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與生態拉警報...日本政府計劃緊縮大型太陽能發電場規範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 吳孟真
日本政府將研擬針對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可能對策,包括修訂相關法規以及強化監督機制,最快今年內完成彙整。 圖/路透

日本政府計劃緊縮對大型太陽能發電場的規範,理由是全國各地太陽能發電設施迅速擴張,恐破壞自然景觀與地方生態,而儘管部分地方政府已加強限制措施,仍需國家級法規的支持。

閱讀更多:日本2040年會有50萬噸廢棄太陽能板?但誰該付費成難題 回收制度仍難產

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在9月24日成立由環境省和經濟產業省在內的五個部會所組成的聯絡會議,將研擬針對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可能對策,包括修訂相關法規及強化監督機制,最快今年內完成彙整。

日本政府預計全面檢視與土地開發、自然環境與景觀保護相關的16項法律與法令,該如何施行於有爭議的開發案上,並計劃在必要時修訂作業指引、增訂新的罰則。

環境省考慮修訂《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育法》,擴大範圍至可能對生態系統造成衝擊的再生能源計畫。經濟產業省則計劃擴大一項機制,讓政府機關和其他組織在接獲地方政府通報後,分享有關違法的再生能源專案與營運商資訊。

目前該機制鎖定由中央政府核准的營運商,例如適用電力回售計畫者,但將擴大涵蓋未經核准的業者。產經省也將強化調查這類通報案件的監督機制。

日本2012年實施FIT制以來,太陽能發電迅速擴張,各地陸續出現大型光電場相關爭議,地方政府也難以跟上發電設施的擴張步伐。FIT制度要求電力公司以固定價格向業者收購再生能源。

2014年,大分縣由布市成為最早制定管制條例的地方政府之一,因大量人工設施破壞當地自然景觀。據東京地方政府研究所統計,2016年以來採行類似規範的地方政府數量劇增,截至今年6月底已達323個。北海道釧路市議會9月也通過條例,對大型光電場建設進行管制,因釧路濕地國家公園周邊正在興建的多座光電場,已導致森林砍伐等環境問題。

尚未制定條例的地方政府則呼籲加強國家級管制。釧路濕地附近的標茶町9月表示,「地方政府難以對依國家法規運作的開發商進行管制」,要求環境省制定保護景觀與稀有物種的相關法規。

高市9月22日曾呼籲政府重新評估對太陽能和其他再生能源計畫的補助方案,如今其內閣面臨在促進再生能源的同時、確保安全開發並與其他電力來源協調的挑戰。

自民黨與維新會在在9月20日組成聯合政府的交換文件中指出,「政府將於2026年國會例會中提案,對大型光電場施行法律管制措施」,也承諾「推進日本占有優勢的再生能源發展」,並特別指名地熱能源。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日本 太陽能 再生能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