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機車降稅2千元是「還稅於民」還是「空汙於民」?環團:減碳政策大倒退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許維寧、葉冠妤
立法院8月28日三讀通過修正「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二千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8月28日三讀通過修正「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新購燃油機車全面降稅2000元。消息一出,引發電動機車業者強烈反彈,環保團體也批評,此舉雖號稱「還稅於民」,卻缺乏配套措施,不僅恐削弱推動運具電動化的誘因,更可能使改善空汙與減碳政策方向倒退,籲政府提供補助,彌平油車、電車兩者的成本落差。

閱讀更多: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說,政府原訂目標是新售機車中有兩成為電動機車,但近年僅達1成,今年上半年甚至只有6%~7%。主因是燃油機車持續削價競爭,讓電動機車難獲得民眾支持。此次立院通過修法,等於又拉大油、電機車的使用成本,與空汙、減碳等政策背道而馳。

趙家緯說,政府應針對新售電動機車提出補助,尤其鼓勵年輕族群首購,以培養長期使用習慣。電動車一年電池資費雖然比燃油機車油錢略高,但已有部分縣市願意補足差額,中央應彌平這項落差。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說,燃油機車降稅看似利多,實則可能削弱民眾轉向使用電動機車意願,燃油機車長期排放PM2.5、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大幅提升人民的健康風險;相較之下,電動機車有助減輕空汙與碳排,是邁向2050淨零的關鍵。

閱讀更多:禁老車救空汙!印度環保意識抬頭 15年老車將無法在德里加油

張皪心呼籲,政策設計須回歸減碳與能源轉型的整體目標,應先落實電動機車與充電設施的補助,否則恐導致轉型進度落後,不利永續發展與民眾健康。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電動機車 碳排 空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