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
歷經30多小時的延長討論,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7)會員國終於在20日(週日)上午達成「歷史性」協議,設立「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的全球基金,為排碳不多,卻飽受氣候災難的窮國提供財政援助,為期兩周的會議也跟著落幕。
除此之外,這場近200國家代表參加、由埃及主辦的年度氣候盛會沒有太多突破。減碳議題並無重大進展,討論過程反而出現不少後退的聲音,威脅要降低承諾,最後大會僅守住平盤。
損失與損害獲得環境正義「道德上」的勝利
窮國、富國均無法逃避極端天氣的影響,但窮國對抗氣候危機的方法有限,往往要承擔更大的災害。「損失與損害」基金將為救援並協助這些國家重建所需的財務提供援助。過去20多年來,工業化國家雖願意提供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卻不願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多次參加氣候大會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林子倫解釋,綠色氣候基金是用來協助氣候脆弱國家減緩災害、進行調適等;而「損失與損害」則源自工業化國家要對排碳造成的災害負起「責任」(liability)及「賠償」(compensation)的概念,富國自是不樂意承認。
《衛報》報導,損失與損害的討論陷入膠著,周五歐盟才態度大轉彎,但要求被歸類在開發展中國家的大經濟體或排放大國應站在捐助國這邊,而非受捐助國,美國則到周六才同意該基金,附加條件則是讓脆弱國家優先接受補助。歷經徹夜談判,聯合國氣候變遷事務官員斯帝爾(Simon Stiell)於周日早上7點敲定最終協議。預估需至少一年時間,才會釐清基金運作的細節。
今夏被世紀洪災吞沒1/3國土的巴基斯坦是毀滅性氣候災難受害國的象徵。該國氣候部長拉赫曼(Sherry Rehman)樂見這項協議,但他認為,這不是慈善捐助,而是為未來和氣候正義投資。
林子倫以「環境正義運動『道德上』的勝利」評論這項決議。因資金尚未到位,誰應負擔多少錢,如何計算等都還不明朗,很難評斷它是否能有實際成效。
拉往後退的力量太多 大會勉強守住平盤
COP27原定在周五晚上閉幕,因歧見過多而延後了30多個小時,除了損失與損害外,在減緩排碳上並未提出積極目標。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提孟思(Frans Timmermans)透漏,有些國家威脅要收回控制升溫1.5°C以下的目標、廢除每年更新國家排放計畫的要求。
去年氣候大會的主席、英國談判代表夏瑪(Alok Sharma)告訴《路透社》,他對結果表示失望,僅能守住去年承諾的底線。
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河清則指出,1.5°C的討論在各方角力下終於守住。原本提議的「逐步減少所有化石燃料」(phasing down of all fossil fuels)則慘遭產油國反對,淡化成「逐步減少煤炭」,最後結論跟去年相同。 各國源頭減碳的行動不足,卻同意支付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足見其矛盾之處。
非洲的COP與實踐的COP
本次會議在非洲舉辦,李河清觀察到,確實吸引較多非洲國家參與。此外,今年受災嚴重的巴基斯坦國家館,以及身陷戰爭的烏克蘭館都是大眾關切的重點。
林子倫認為,這次在糧食安全、水資源、能源、海洋、青年等議題都有新的聲音,算是少見的特色。民間企業參與氣候大會的陣容再度擴大,他們展示各類再生能源新技術、氣候調適解方等,足見淨零轉型帶出新商機,期待看到明年大會會更加精彩。
參考資料
• 衛報(2022年11月20日),Cop27 agrees historic 'loss and damage' fund for climate impa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 路透社(2022年11月21日),COP27 delivers climate fund breakthrough at cost of progress on emissions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COP27達歷史性決議:氣候災害可獲道義賠償 但減少化石燃料再等等)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