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虱目魚穿上身?廢棄魚鱗別浪費 從餐桌到衣櫥都「罩」得住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鄭惠仁
中華醫事科大辦理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學生體驗拉吊罾。 圖/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團隊提供

中華醫事科大辦理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攜手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團隊執行「虱目魚の科學教室」計畫,16日參訪台江生技、和明紡織及媽祖宮九塊厝生態園區,除認識魚鱗的加值利用,並體驗半日漁夫,學童都驚訝,「沒想到虱目魚不只能吃,魚鱗還能穿上身。」

中華醫大副教授張福林、校長孫逸民表示,虱目魚是台南沿海地區的重要經濟魚種,產量豐富,魚鱗過去多被視為廢棄物。如今透過創新技術,把廢棄物轉變為高經濟價值的紡織品,為漁業創造更多商機,也符合循環經濟「化廢為寶」的理念,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閱讀更多:稻穀變衣架、寶特瓶做包包-「裏外」把廢物變時尚

台江生技近年來積極投入虱目魚研究,將虱目魚富含膠原蛋白的魚鱗,經過特殊萃取技術,製成高品質的膠原胜肽凍,學生戴岑紜說,起先聽到負責人顏榮宏說這是喝了會聰明的牛奶魚IQ凍,還有點懷疑,但品嘗後果真完全沒有魚腥味,還有淡淡的檸檬香,太特別了!

和明紡織透過奈米加工技術將虱目魚鱗轉變成環保纖維,為台灣漁業與紡織產業開創永續時尚發展。學生曾芊華分享說,用虱目魚鱗纖維製成的衣物,摸起來很光滑還有點光澤,聽說除臭功能一級棒,回家後想跟家人推薦,買來穿穿看,夏天就不用擔心汗臭味了。

閱讀更多:消防水管變時尚包包?英國品牌E&K讓超過300噸廢棄物重生 顛覆時尚產業

鹿耳門長期推動漁夫體驗的蔡春風,帶領學生在媽祖宮九塊厝生態園區體驗櫓魚栽、數魚苗、拉吊罾及手拋網教學,並穿著青蛙裝圍網捕魚。南大附小老師陳怡均表示,學生舉著三角網體驗櫓魚栽,也穿著青蛙裝走入魚塭,感受被冰涼的海水緊緊包覆的感覺,無不印象深刻,透過半日漁夫的體驗拉近學生跟虱目魚的距離,更了解物盡其用的道理。

中華醫事科大辦理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學生體驗櫓魚栽、數魚苗。 圖/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團隊提供

中華醫事科大辦理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南大附小認識魚鱗的加值利用。 圖/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團隊提供

中華醫事科大辦理國科會大眾科學教育,南大附小品嘗虱目魚做的IQ凍。 圖/南大附小彩虹斑馬團隊提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虱目魚 廢棄物 循環經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