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住氣候變遷-「台灣青年」不做配角,行動ing
編按:五月底週末,在疫情發燒的時候,全台終於等到「雨神」到來。大雨落下的同一時間,平常乏味無人觀看的桃園石門水庫直播,竟湧入近八千人同步在線;「再也沒有比聽見雨聲更開心的事!」、「多下點、多下點吧!」、「雨神同行」⋯⋯網路上的祈雨發言,紛紛出爐。
全員抗旱幾近大半年的台灣大眾,對於氣候變遷一詞的感受,再也沒有比此刻更為強烈。過去一年來,極端氣候、氣候行動,不再是各界倡議的「高空」主題,而是每一天上演在大眾生活、甚或衝擊企業營運的真切感受。
本月《倡議+》邀請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擔任客座總編,透過她的分析,理解氣候的關鍵議題。
2020年,9月27日,氣溫陡降,台北街頭下起滂沱大雨,卻有一群熱血青年走向街頭,展開氣候行動遊行,呼籲各界正式刻不容緩的氣候危機。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寒瑋形容,這是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以新世代倡議氣候議題多年後,一次小小的里程碑。「我們不再是寄居在空汙、等環境倡議中的一項附帶子議題。這一次,氣候和青年成為主角,成為環境倡議的主軸。」張寒瑋說。
2005年,當氣候還是台灣社會大眾眼中的冷議題,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就首度將「氣候」和「青年」納入組織的命名中。當發起人張良伊投入氣候行動,那時同為清大同班同學的張寒瑋只是隱約知道,這位同學似乎正在投入氣候相關倡議,「但沒想到走了一大圈,自己也踏入了氣候領域。」張寒瑋笑說。
傷害環境 最先傷害弱勢族群
說意外,回溯投入氣候行動的源起,卻發現過去早就留有足跡。清大生科系,張寒瑋學生時,關注地球環境生態,細究後,更發現若要關心地球環境生態,很難不談氣候變遷。只是,比起關注自然環境,張寒瑋看見的是極端氣候下遭受衝擊的人們。「一旦環境受到傷害,就會先傷害到那些最脆弱,最無法發聲的群體。」他說。
回應氣候的觀點,從自然環境出發之外,又加入了婦女、原住民等相關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氣候中的人,也是她加入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任職國際氣候智庫時,所關注「氣候正義」的議題。看見氣候變化下,脆弱的人們,是張寒瑋有次因計畫南下訪談農民,才看見氣候變化的意義,不只是狂風、暴雨、水災、旱災的氣候資料,也不光是影響環境,而是深切影響生活其中的人。
張寒瑋回憶,有回她拜訪一位台南農民,對於極端氣候感受特別強烈。只是,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氣候變遷反而是說著「時節到了雨不下」;「夏日烈陽變得毒辣」,從前能在農地工作一時半刻,現在都得為此提早收工。以往,科學家關心的都是環境裡的作物,思考如何透過科技研發耐汛抗旱的作物,但原來氣候也改變了人們工作的型態,並可能危及健康。
《巴黎協定》氣候議題各國有責
經過多年國際的探究,從最早的科學研究、關注自然環境,以至多加入人的視角,比起十年前,國內外對於氣候議題的探究觀點和討論氛圍,大不相同。張寒瑋認為,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所通過的《巴黎協定》是關鍵。
比起1997年,國際首度針對氣候議題所做出的協定《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改而由各國針對氣候議題,自行擬定行動目標。「是由下而上,和《京都議定書》由上而下規定很不同,也促使各國更願意回應。」張寒瑋說。
然而,國際討論總是很難吹向台灣,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努力搭起橋梁,期待將國際趨勢帶回台灣,並促使台灣政府、各界有所回應。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歷任理事長也早是每年氣候議題重要盛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的座上常客,包括張寒瑋也參與了COP24會議。聯盟並在2018年有感氣候議題,從青年世代角度出發,盤點台灣氣候政策,期待向政府建言。
無包袱的創意 青年世代回應氣候議題
除了對政府積極倡議發聲,從創辦以來就積極投入青年培力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也善用年輕世代無包袱、創意腦,把生硬的氣候議題,試圖轉變為好玩有感的議題。例如去年,台灣青年氣候就反其道而行,在全球平均溫度不斷升高,舉辦了「氣候冷笑話大賽」;九月,集結十多個民間團體走上街頭的氣候遊行,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團隊,還穿上蛙鏡、泳帽,搞笑出場。
國際、扎根,永續,除了台灣青年氣候聯盟早已耕耘多年的重點,更將眼光和行動往校園和青年世代持續前進。今年,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計畫,串連關注氣候議題的青年網絡,希望透過相互交流有所行動;其次,也將針對台灣校園,建立永續指標制度。
隨著企業日漸關注氣候議題,2019年,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也和關注永續議題的企業歐萊德合作,展開「氣候股長」計畫,前進校園,協助教師打造氣候教案,也將氣候議題推向下一世代。為何有特別名稱?「從小到大,不同世代的學生們,都知道班上有風紀股長、衛生股長,但怎麼沒有氣候股長呢?」基於此,才有了計畫命名。
培力青年、自許透過「青年世代」對氣候議題倡議,張寒瑋也觀察到台灣青年世代的能量,不必集結眾人,常常是一個簡單的起心動念,就展開行動。例如,現在就讀台大地理系的黃曉涵,就讀花蓮高中時,就自行發起校園無塑運動;已從台中明道中學畢業的學生李若慈,也曾發起園遊會減廢行動。
氣候,在青年世代身上特別有感,「或許是比起上個世代,氣候變遷已是這個世代必須承接且無法逃避的問題。」張寒瑋說。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