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瑾X丁曉菁| 台灣有1到100的技術,缺0到1的創意
丁曉菁:
有關於左腦和右腦、科技和藝術的結合,美國有一間由兩個藝術家成立的公司「Future Perfect Studio」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著力於向社會丟出問題,讓大眾省思。之前他們提出一個疑問:如果聲音不經過空氣這種介質傳遞,聽眾還聽得到音樂嗎?音樂會變成什麼型態?
大家以為這是一個物理科學的問題,「Future Perfect Studio」卻用創作行動找答案:他們做了一個水底音樂館,找人打造水底樂器,用創新的手法來回答這個叩問,最後還辦了水底演奏會。這不是商業行為,也無法量產,但這家公司透過這種「從對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提問出發,再透過創作找答案」的模式,已經營了10年之久。
他們的成名作,是關注於「強光透過視覺刺激在腦中成像反應」的主題。它原來是一個科學實驗,這個計畫則將實驗研究的原理轉換成一個沉浸式空間:參與的人們走進黑暗中,接著給予一連串的強光刺激,後續紀錄人腦反應,而每個人腦中成像都不一樣。事後受訪時,有人說像去了天堂般美妙、有人卻描述走入地獄…這個計畫引發了一連串人類學、醫學、藝術等跨領域討論,成功打響知名度,也開展了後續的公司事業。
杜奕瑾:
如何創造生態系,進而創造新的領域,開發「從0到1」的能力?台灣長久以來嫻熟於「從1到100」的複製能力,但其實從無到有的創造能力,台灣也是有的,社群PTT上的「鄉民精神」就是最好的代表,只是要看台灣如何利用這些talent(才能)。
在工業時代裡,從1到100的能力很重要,因為在資源匱乏時代,要滿足人類基本需求,需要透過大量生產的方式去滿足。但今日已經不一樣了,若只強調複製與大量生產,會發現關鍵利潤與價值,完全被前端價值鏈的人所掌握,並被搶先定義模式了。
沒有任何事業僅透過單一個人,即可創造出偉業鉅作,所以生態圈是重要的。在生態圈中,較容易塑造出成功的典範,讓大家一想到關鍵典範就會聯想到地區,例如大家一提到軟體就會去矽谷;會不會未來當提到「文化科技藝術展演」時,就來到台灣?
今年發生的疫情,正是很好的時間點,讓大家積極發想如何應用新科技及創意,做出代表作。如同剛剛丁董所說,透過一個、兩個代表作,一回、兩回的新定義、新叩問後,樹立典範,讓大眾跟隨。
丁曉菁:
剛說到搶先定義「創意」,誰先破繭而出,就能獲得話語權。威尼斯影展是全世界最早開設VR單元的國際影展,在2017年VR第一屆影展中,台灣藝術家黃心健和紐約藝術家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共同創作的作品「沙中的房間」,一舉拿下首獎,也讓台灣在新興領域的內容力和技術受到國際矚目。
我們希望臺灣成為亞洲的創新創意基地。長期以來,我們不相信自己能跨越華語市場,走進全世界。現在世界變化劇烈,誰能在變局中存活,不能用舊的方式面對全新的挑戰,必須打破傳統知識的分工,讓左右腦開始統合作戰。文策院一直關注內容產業跨領域的創新能量,媒合也整合,當業界整備待發,文策院隨時助攻。
近日坎城電影市場展正在進行中,受疫情影響改線上進行。臺灣本年度是坎城影展XR單元主題國,昨天文策院就主持了一場XR Day的線上論壇,主題是「How to build an eco-system for XR?Taiwan as an example.」。當全世界的實體影展因疫情停止,唯一一場VR的實體展,就在高雄市VR體感劇院舉行。只要嶄露頭角,世界目光投注過來,臺灣需掌握機會,成為全世界合作的夥伴。
杜奕瑾:
後疫情時代,如何想像新的文化產業?疫情影響產業甚鉅,但台灣原就擁有AR、VR尖端技術,台灣創作者若善用此技術來創作,很有機會定義新的藝術創作模式。
尤其台灣防疫成功,藝文展演場域還能保有一定的運作,跟受限疫情無法出門只能線上交流的國家相比,已屬幸運,透過科技創新虛實整合,可融入不同的想像跟體驗。台灣先前的成功經驗已經踏出一小步,藝術能量應該在此時更為放大。
丁曉菁:
台灣 AR、VR、XR領域都長期努力,終於等到有個時機點讓大家看到時,能讓以往不習慣、抗拒未知的人,擁抱安全感,重新改變目光,也讓台灣多數人不知道的事情,瞬時廣為所知。
世界變化如此迅速,不管抗拒與否改變都在發生,因為疫情影響,集體停下來,思考對策。例如表演藝術缺乏產業鏈的問題:收入缺乏多元性、新的模式要如何開展?以及如何做到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與線下融合)。但這需要調整公司的策略、投入研發成本,對於規模偏中小型的文化事業體較為困難。
文策院透過獎補助和投融資方式,陪伴大家一起面對這些問題,思考找出新的解法。已經有完整策略與商業模式的文化內容產業業者,我們透過國發基金投資助攻;如果是新創或轉型中,商業模式待驗證者,也可以透過我們的資源獲得協助。
杜奕瑾:
新的AI科技學習人創作的精神,若往下發展,或能輔助台灣音樂圖像創作。過去科技應用、藝術創作都是單向的,未來有沒有可能達到雙向體驗?
如今人的「感受體驗」也有創新模式。過去我們透過大螢幕觀看影像,現在有「沉浸式體驗」,讓感官透過智慧科技,找出新的體驗和感受。在影音串流時代,現場演出依然大受歡迎,就是因為臨場感難以複製;在後疫情時代,社群需保持安全距離,無法群聚,臨場感要如何再現?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也是開始解決此處境下的需求。
台灣人總是強調物聯網(IoT)的優勢,但我們應該要問,這些技術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台灣人需要用數位經濟的方式去想未來,想像社會體驗,這就回到我最初所說:文化才會定義技術深度。
文化其實是一項「智慧產業」,如何做出獨特性,把體驗做成潮流,需要核心故事。迪士尼樂園會大受歡迎,是因為主角形象和故事內容,而非那蓋起來一座座的硬體樂園;注重軟體或硬體的思維很不同,但台灣至今還是迷戀「大廠房」、「大投資」,缺少創造一個軟體舞台,讓大家不斷嘗試。我們其實是在創造新的價值生態系。
丁曉菁:
剛說到很重要的一點:價值生態系的翻轉。政府資源究竟要如何打造讓創意人才能夠好好發展和創作的環境?很多人總是問我文策院的功能和作法,雖然難用三言兩語來述說,因為文策院著力於催生新機制健全產業生態系,並不像蓋一棟大樓是看得到的建設。
像是這次的坎城影展,就是透過跨國合作的獎勵機制,鼓勵創意人和國際團隊合作提案,連結台灣和國際,累積國際能量。台灣之所以能進入領先群,主要是因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生態系發展的環境,從政府、法人中介機構、藝術家長期累積的能量、到文策院執行管理百億國發基金參與民間共同投資等,這個生態系是一棒接一棒努力建構起來的。
未來文策院更會善盡中介組織平台角色,發揮文策院董事會所具有的跨部會、跨產業合作的優勢,加速內容產業對接國際,成為拓展台灣文化新經濟的重要引擎。
延伸閱讀
>>AI Labs杜奕瑾X文策院丁曉菁(上)|用文化心做理科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