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親近人的科技」 陪伴長出改變家鄉的力量

聯合新聞網 倡議企劃

科技不僅大幅改變我們的生活,更可以用來解決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透過設計與科技的結合,還能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這也是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社會創新競賽的核心精神。今年邁入第二屆的「智在家鄉」競賽,今年邀請入圍的隊伍參與工作坊,由產、學界的導師群「陪伴」團隊優化原提案,讓其創意更有落地的可能性。

「智在家鄉」計畫,是聯發科技主辦的社會創新競賽,參賽者須選擇自己的家鄉或居住地為範圍,針對當地的社會或環境問題思考發想,提出以科技方式改善現有問題的提案,而聯發科技不僅提供入圍的20組隊伍5萬元的獎勵金及5萬元研發補助金,並且提供工作坊,讓聯發科技的高階主管與學者導師專屬輔導,讓提案可行性更臻完備,以利決賽時脫穎而出,第一名總獎金高達100萬元。

入圍「智在家鄉」隊伍能參加工作坊,還能接受來自產學界導師的指導,優化原提案。 圖...

智在家鄉 用社會創新實踐愛鄉能量

連續兩年統籌工作坊課程、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王明旭表示,本次入圍的團隊在科技運用上有「更親近人」的趨勢,並非一味追逐前端科技,而是對需要幫助的人尋找真正可用的方案,而從作品中可看出目前重要的社會議題,包括醫療、地方創生及急難援助等。

從事設計思考教育近十年的王明旭老師,連續兩年擔任聯發科技「智在家鄉」工作坊的導師...

「想要解決所有人的問題,等於沒解決問題。」王明旭強調。儘管入圍的提案已具有相當的可行性,但為了讓這些好想法更深化,聯發科在各地舉辦了一系列的工作坊課程,一次邀請3至5組隊伍,訓練以「設計思考」的方法重新「校準」主題和想解決的問題,進而提出更具有實踐性的解決方案,才能實踐理想,成為改善社會的力量。

參與9月份台北工作坊課程的團隊包括:小社區大事件團隊、臺灣感染誌協會、Statecraft AID、漫漫有限公司以及EMedPeople 醫每個人等5組團隊,其中小社區大事件是一群離開公職的夥伴所組成,他們在過去的工作經驗發現,非政府組織(NPO)及社會企業等團體,常常因為不知道上哪找政府補助而讓想解決社會問題的微光無法延續為火炬,因此想建構一個NPO版的 trivago 線上平台,讓這些團體更容易找到資源,並協助他們撰寫企劃書等,取得補助。

工作坊要大家不斷交流、書寫,收攏出更可行的解決方案。 圖/李瑞彥攝影

小社區大事件團隊表示,剛開始自我評估計畫的實現程度達百分百,但重新以設計思考的角度檢視發現,縱使都是NPO,拿不到政府資源的情況也不盡相同,若要以同一種模式解決所有人的痛點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斷限縮、盡可能清楚描繪出利害關係人的輪廓,如此一來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產學界導師相伴 彼此共學共享

工作坊除了帶給團隊嶄新的思考方法,也讓聯發科的高階主管們化身為智庫角色,以他們多年在業界的實務經驗,給予團隊建議、修正計畫,模擬決賽時評審可能會提出的問題等。王明旭表示,雖然導師有各自要指導的團隊,但在最終目標修正的階段,看到導師們不分彼此,給予每個團隊實質的建議與回饋,形成良性的互動,讓他很感動。

當天還有由聯發科高階主管所組成的導師團,一一針對各組的提案給予回饋。 圖/李瑞彥...

除了顧問和團隊彼此間的交流,各個團隊也在培訓課程中了解更多過去自己不大熟悉、卻很重要的社會議題,不僅打開了視角,也能參考別組的創意做為日後的積累。例如關注愛滋病友的台灣感染誌協會的成員表示,參加這個工作坊不但有「被照顧」的感覺,也認識很多關心地方創生、外籍移工等議題的夥伴們,提供更多不一樣的見解和思考角度。

「智在家鄉」是一個陪伴的競賽,大家都是因為想讓社會變得更好而聚在一起的「夥伴」。...

陪伴的競賽 攜手讓家鄉變更好

王明旭強調,一個競賽可以只要投件、審查,最後以優渥的獎金鼓勵獲獎者就好,而聯發科技的「智在家鄉」社會創新競賽,不只是鼓勵社會創新者以科技提出新解方外,成為改善社會的新力量,更是以企業核心出發、結合CSR,提供一個企業與社會創新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員工參與工作坊,發揮所長陪伴夥伴們,一起將好的想法落地生根,轉化爲行動,讓家鄉變得更好,陪伴的競賽,讓科技更有「溫度」。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科技 聯發科 社會創新 政府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