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塑」命?塑膠攻上聖母峰!鯊魚肚也有塑膠!

聯合新聞網 顏寧(倡議專欄)

還記得多年前,一隻海龜被科學家從鼻孔拔出陳年吸管,讓海龜慘痛欲絕的影片嗎?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不只害慘了海龜,近年有越來越多海洋生物受害的案例浮現。

也許你聽過鯨魚擱淺解剖後,發現胃中大小不一的塑膠袋;甚至是在候鳥過境時,發現卡在燕鷗嘴上的塑膠環。今天,我們要來談的是之前較不常報導,因為塑膠而導致受傷或死亡的生物-鯊魚。

將近有70%的鯊魚胃中至少有1個微塑膠,平均每隻鯊魚吞下2至7.5個微塑膠。 圖...

如果你常逛基隆夜市,可能會注意到基隆天婦羅,其實主要是用鯊魚的魚漿所製作的。跳到地球另一端、以炸魚薯條聞名世界的英國,同樣也仰賴鯊魚作為日常的海鮮。

大部分的炸魚來自一種俗名為「狗魚(spiny dogfish)」的白班角鯊,以及小班貓鯊、班點貓鯊等小型鯊魚。這些鯊魚也是英國底拖網、延繩釣或刺網漁業常見的混獲漁種。

半世紀前 塑膠餐具解主婦之苦

在談鯊魚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塑膠怎麼跑到海裡。半個世紀前,當輕薄、防水、價格低廉的塑膠問世後,許多主婦主夫們頓時覺得一輩子的洗碗夢魘得到解放。

何必煩惱碗盤呢?通通用免洗餐具,用完就丟,多美好、多進步呀!1955年八月號的《生活LIFE》雜誌,就以《拋棄式生活》為題,配上一家人歡欣鼓舞的迎接從天而降的各式免洗餐盤、外帶杯、飲料瓶,認為人類已經步入恣意而為的黃金年代。

但是,跨世代的發明不只帶來了方便,大量製造和消費後所產生的廢棄物,成為各國頭痛的燙手山芋。不想在國內掩埋垃圾的先進國家,打起了落後國家的主意,於是一船船的垃圾運往非洲、東南亞與中國等地。不過,由於缺乏處理垃圾的基礎設施,許多垃圾在運送過程中散逸到環境裡,或在,甚至循著水路,一路從陸地流入海洋。

每分鐘就有一卡車塑膠推往海裡

據估算,每年最多有1270萬噸塑膠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台大卡車源源不絕的向海洋倒進塑膠垃圾。而許多塑膠在海灘或海洋上,由於紫外線的曝曬,以及風浪撞擊等物理作用,導致塑膠脆化、粉碎或裂解成細小的塑膠碎片。

每年最多有1270萬噸塑膠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台大卡車源源不絕的向海洋倒...

這些小於5公釐的塑膠碎片就是「微塑膠」(microplastic),近年各海域都有發現貝類(如牡蠣、淡菜)和魚類含有微塑膠的現象,且不少是人們經常食用的海鮮種類。

看了全世界許多海鮮中含有微塑膠的案例後,英國科學家好奇自家的鯊魚會不會也曾把塑膠吃下肚。於是,他們從市場購買了四種底棲型鯊魚-小斑貓鯊、寬鼻星鯊、白班角鯊與班點貓鯊,每種各10至12隻,解剖後檢驗鯊魚的腸胃道,取10毫升為樣本,看有沒有塑膠。

結果發現,將近有70%的鯊魚胃中至少有1個微塑膠,平均每隻鯊魚吞下2至7.5個微塑膠。最多的種類是塑膠纖維,而又以藍色(88%)最多,推測可能是來自藍色繩索所脫落的線股纖維;還有少部分(9%)是黑色。另外,有兩隻鯊魚體內,竟然都有高達700多根的纖維。跟其他地方所檢測的相似鯊魚種類比較,這次研究鯊魚所攝食的微塑膠明顯較高。

當海洋頂端掠食者 一口口吃下塑膠

科學家表示,鯊魚是海洋頂端的掠食者,這些塑膠很可能是直接來自鯊魚的食物來源,例如甲殻類或軟體動物所吃下的微塑膠,再轉移到鯊魚體中。另外,也可能是在鯊魚吞食獵物時,一併吞下大量的海水或底沙,雖然大部分會立刻排出,但可能有少量進入腸道。

海水或海底的底質含有微塑膠不是新發現。先前其他學者就曾在東北大西洋表層海水檢測中,發現94%的樣本含有微塑膠。英國學者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的海底底質樣本裡,發現89%的微塑膠,多半是塑膠微粒和纖維。

近日有科學家發表聲明,表示在地表最高、海拔8440公尺的聖母峰採集到的溪水和雪樣...

說到人造纖維,最近還有科學家在地表最高、海拔8440公尺的聖母峰採集到的溪水和雪樣本裡,也發現微小的塑膠纖維,推測可能來自衣物或設備。雖然目前對於這些微塑膠或纖維的潛在威脅或造成危害都還在研究階段,但從深海到高山,熱帶到極地都逃不了塑膠的蹤跡,人類也有可能因為呼吸或食物鏈而攝入微塑膠。

我們能怎麼做?從減少生活中用過就丟的塑膠製品開始,帶著環保杯和購物袋出門,或盡量重覆使用,延長它的使用壽命,為自己也為地球上的生物一起減塑吧。

延伸閱讀

>>為孩子挽回「藍海」-與塑膠和平分手的5步驟

>>你回收,他請飲料-ECOCO用回收兌換「小確幸」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膠 腸胃免疫系統拉警報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顏寧

海洋說書人。因航行而開始喜歡海洋,目標是成為一位海洋博物學家!現為澄洋...

塑膠垃圾 微型塑膠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