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電

綠能、農業可以共存嗎?陳吉仲:審核、稽查程序待修正

綠能、農業可以共存嗎?陳吉仲:審核、稽查程序待修正

過去八年,台灣在農漁村大力推動綠能發展,因為對土地、陽光的需求互相競逐,包含地租大幅上漲、流浪漁民大增、農村土地破碎、綠能下的農漁業生產質量過低,對農業造成巨大衝擊。新政府即將上任,綠能為新政府的施...

ESG創新
鄉公所屋頂「種電」 台東太麻里估年增百萬收益

鄉公所屋頂「種電」 台東太麻里估年增百萬收益

綠電趨勢當道,台東縣太麻里鄉公所也瘋「種電」,將在公共建物頂部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每年估計為鄉庫進帳百萬元收益。鄉長王重仁說,此作法可推廣綠能兼活化空間,重要是收入對鄉庫不無小補。鄉民說,放在公有設施...

ESG創新
不只有光電!蘆竹溝擁蚵田落日美景 青年成立協會凝聚認同

不只有光電!蘆竹溝擁蚵田落日美景 青年成立協會凝聚認同

台南北門區蘆竹溝近年因業者大規模種電,幾乎與光電畫上等號,為讓外界重新認識家鄉,一群青年奔走將成立蘆竹溝農漁永續發展協會,將辦系列活動。發起人邱永仁說,蘆竹溝海面上蚵田密布羅列,渾然天成落日美景,希...

共好社會
缺電雜症-鄉村社區自主發電,舉步維艱卡在哪?

缺電雜症-鄉村社區自主發電,舉步維艱卡在哪?

台灣推動能源轉型以來,公民電廠曾被寄予厚望,希望社區屋頂發電能成為遍地開花的公民行動。相較於光電侵農、風電滅漁在農漁村引爆爭議,由鄉村自發成立的再生能源組織,則是立足於社區共好的角度,顯得彌足珍貴。...

ESG創新
太陽能板點亮「比亞外」-部落為永續儲存能量

太陽能板點亮「比亞外」-部落為永續儲存能量

「比亞外(Piyaway)」,距離桃園市區要一、二小時車程的泰雅部落,有自然耕作的水蜜桃,也是國寶動物藍腹鷴重要棲息地。群山環繞、遺世恬靜的小村落,每逢颱風大雨,就得忍受停電的不便。近年颱風少了,異...

ESG創新
主婦聯盟-公民電廠是小社區的「能源合作社」

主婦聯盟-公民電廠是小社區的「能源合作社」

「主婦聯盟環境基金會是很生活化的NPO,能源、氣候變遷等嚴肅的議題,都嘗試融入在生活當中,不讓專業知識和生活有落差。」主婦聯盟環境基金會主任吳心萍說。2015年,恰逢主婦聯盟環境基金會成立三十週年,...

ESG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