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患治理不只防洪-北大教授廖桂賢:韌性才是國際共識
為因應氣候變遷,各地方政府應擬訂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學者建議,應加強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強化民眾對氣候韌性的認知;並強調根本問題是「不永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行為」。
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暖化將使3縣市淹溢面積增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環境部於5月8日共同發布2024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分析東亞地區與台灣當前的氣候變遷現狀,並推估台灣未來的氣候情境。
報告中提到,在暖化2度的情境下,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溢淹面積增加,以雲林縣、台南市與基隆市溢淹面積增加較顯著;暖化4度的情境下,現今氣候50年才會發生的極端降雨事件,未來每10年就可能發生。
面對氣候變遷,行政院於去年10月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12-115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於1年內完成修訂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
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 才是國際共識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表示,台灣面對各種衝擊的調適策略不能僅以傳統方式因應推估極端值,需要跳脫傳統的氣候變遷調適方式,例如不能再以強化防洪來因應增加的水患風險。
廖桂賢進一步以淹水風險的調適為例,若是停留在傳統思維,就會是強化防洪設施;但國際上關於水患治理的研究已有高度共識,培養韌性是因應極端氣候最好的方法。
廖桂賢說,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挑戰不在於技術層面問題,而更是如何翻轉現有僵化的體制與民眾的思維,如淹水一定等於水災等;但其實防洪排水工程帶來的「堤防效應」,反而會增加社會面對極端事件的脆弱度、削減韌性。
廖桂賢說,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應強化相關社會科學面的研究,如造成氣候變遷最大的根本問題是「不永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行為」;對於環境變動、生態健康重要性的偏頗認知,才會造成工程為主的不當調適作為,這部分需要由社會科學研究著手,才能促成有效改變。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