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調查:弱勢兒少不吃午餐多為「省錢」
長期扶助弱勢兒少的家扶基金會日前首次公布「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10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透過長期追蹤5593名個案,揭露弱勢兒少在10年成長歷程中逐漸顯現的3大問題,包括飲食習慣難改導致的營養不均、3成以上兒少有情緒困擾,以及對未來職涯充滿迷惘。
發現一:飲食習慣難改變
根據家扶2008年到2017年調查,雖然弱勢兒少已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成長自立,但仍有15.7%的弱勢兒少不吃早餐。進一步分析,孩子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習慣吃」,比例幾乎年年增加,從2009年的27.3%增加到2017年的54.2%。不吃午餐的比率雖僅有5.7%,但多數不吃午餐的孩子理由都是「為了省錢」。
早餐被多數營養師認為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在孩子不吃早餐、又為了省錢不吃午餐的情況下,許多孩子出現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營養不均衡不見得是營養不足,更多時候是該攝取的未攝取到,卻攝取了過多的熱量與糖分。
調查結果顯示,弱勢兒少身體質量指數(BMI)過輕的比率雖逐年下降,但稍重、肥胖的比率卻逐年上升,2017年有近2成兒少BMI達肥胖等級,成為弱勢兒少的健康新隱憂。
「弱勢兒少現在出現『營養失衡兩頭燒』的情況。」國健署前署長、國際健康促進聯盟執委邱淑媞指出,若仔細去看弱勢兒少的飲食內容,多數是高熱量、糖分高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價格相對便宜;反觀魚、牛奶、蔬果等營養成分高但熱量低的食物,價格相對貴了許多。
此外,一般家庭家長或許較有時間和有足夠資訊來源來關注孩子的健康,會花時間處理孩子的三餐、留意孩子的運動頻率等,但弱勢家庭一家能夠溫飽已屬不易,難以關注到其他面向。
邱淑媞認為,弱勢兒少的營養問題要從學校的環境著手改變,透過政策提供孩子營養充足、價格合理的食物,也可以適時提供一些補助,例如美國部分學校發放食物券等。
發現二:年紀愈大情緒問題愈明顯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弱勢兒少超過3成有睡眠困難、緊張不安、憂鬱、易動怒等情緒困擾,且情緒問題年紀愈大愈嚴重,到了高中職期間是問題高峰。有超過6成以上孩子都有情緒困擾問題。
心理諮商師楊淑貞觀察,弱勢兒少的壓力從小就開始累積,從小因為家庭功能不全,很早就需要擔負起照顧責任,身心都疲累,連帶影響學業表現與信心,本就容易有焦慮、緊張等情緒,這些情緒壓力若沒有在孩童時期就獲得好的抒發,就會持續累積,到了高中職階段,弱勢兒少有情緒困擾的比率較一般孩子至少高出1倍之多。
楊淑貞表示,孩子的壓力沒有獲得調解,會延續到進入社會,面對工作和人際會更困難,也可能因心理影響學習成就、影響生涯發展,進而落入貧窮循環。「國中小的諮商輔導機制相當關鍵」,若能及早介入協助孩子,或轉介專業心理諮商師協助,就有更多時間與機會能協助孩子、讓孩子的情緒獲得支持。
發現三:對未來迷惘
從家扶基金會社工服務實務中發現,多數弱勢兒少都期待透過自身努力來改變貧窮處境與家中環境,但若進一步問孩子對未來的想像,無論是否受到環境與現況限制,兒少回答「不知道」的比率逐年提高,2015年僅6.2%,2017年上升到12.6%,顯示弱勢兒少對於職涯愈來愈迷惘,且缺乏自信。
104人力銀行協理王榮春鼓勵弱勢兒少,「弱勢不等於劣勢」,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很多孩子對於未來可能性的想像都只限縮在學業成績,但很多孩子的專長不在念書,需要由專業的校園輔導資源協助孩子挖掘更多可能性。
完整的「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可至『台灣家扶智庫』下載:https://tfcfrg.cc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