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的不只學習 偏鄉小孩的「大學伴」

2018/06/12 張瀞文

功課跟不上的偏鄉孩子,需要什麼?

為了彌補偏鄉的學生的學習落差,有許多資源投入偏鄉課業輔導或補救教學,但是這些課輔老師接觸孩子時才發現,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學習。

0
除了學習,偏鄉小孩更需要愛與陪伴,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照

小葛(化名)是某偏鄉小校三年級的學生,在學校幾乎無法上課——上課走動嘻鬧,每當英語課有同學回答問題,他就衝過去打人。小葛也常把英語課堂鬧得雞飛狗跳,原因是小葛媽媽在他小時候就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家,爸爸叔叔常狠打他,阿嬤則是採取溺愛方式,什麼都依著他。

家庭功能欠缺情況下,校長、老師雖然關心他,但學校還有其他的學生得照顧,總是分身乏術,很難一直看顧著他。

在另一個學校,還有一個已經六年級,總是在生氣的佳霖(化名)。

佳霖的爸媽先後自殺,只靠阿嬤一個人做零工養活一家人,除了佳霖,阿嬤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阿公。佳霖在學校學習嚴重落後,和同學的溝通有困難、相處也常有摩擦,每天都和同學吵架、打架,不久前又遭遇車禍,在學校鑑定為學習障礙。

陪伴他們,也是陪伴小時候孤單的我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多年來在偏鄉推動「教會比教完更重要」的英語教學,某天他去訪視,遠遠看見佳霖又在生氣,作勢要打人。陳超明走過去問佳霖:「為什麼你生氣呢︖」他愣了一下,竟然回答說:「我氣我學不會。」

陳超明心裡湧上一陣難過,想起這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其實反應很快、很聰明,「他只是需要關心與陪伴,需要一個人耐心帶他,幫助他找出適合的學習的方法。」

0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多年來在偏鄉推動「教會比教完更重要」的英語教學。圖/報系資料照

包括小葛與佳霖,陳超明認為,僅僅在學習上提供更適合專業的教學,對於某些孩子是不夠的,對這些孩子來說,家庭是他無法學習的主因。

比起「學得會」,他們現階段更需要的是:陪伴和愛。

因此陳超明和這兩間學校溝通後,分別幫小葛與佳霖找了「大學伴」。首先讓小葛暫時從英語課抽離,由大學伴一對一上課。漸漸地,小葛變得有自信,學校的校長、老師都發現了他的明顯轉變:在課堂上鬧情緒的時間,越來越短、越來越少。一年半之後,小葛也逐漸能夠回到原班,與同學一同上英文課。

至於佳霖,大學伴要最重要的任務也是陪伴、是關心與耐心,讓佳霖感受到這個世界上有人在乎他、愛他。最終希望藉此改變佳霖的學習態度,並發展出適合佳霖的學習模式。

滿足了孩子對愛與關懷的需求之後,再來談學習。陳超明的「大學伴」陪伴模式,不但幫助了許多偏鄉孩子,投入陪伴與教學的大學生往往也有許多獲得。

學習者與教學者雙贏

其中,大學伴張雅雯是應用英語系三年級的學生,陪伴的兩個孩子都來自育幼院,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接下計畫至今1個月,張雅雯每周都陷在這樣的輪迴中:「設計教案→成效不彰→找同學討論、找方法」,她必須時時從挫折打起精神,勇敢鍛鍊自己的教學。

問她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嗎?張雅雯說沒有,這些挫折都比不上陪伴時給她帶來的意義感。

父母離異的她,孤單的感受在成長過程裡如影隨形,陪伴這些孩子的時候,她偶爾會想起那個小小的、孤單無措的自己,「我覺得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知道有一個人一直在陪伴、關心著自己,那個人不一定要天天在,但是她確實存在。」除了這兩個育幼院的孩子,張雅雯認真陪伴著的,或許也是那著孤單的小時候。

在這個以「英語學習」為理由的相遇的過程裡,無論是學習者或是教學者,都是彼此生命難得的陪伴。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一萬公里的祝福 矽谷華僑跨海資助台灣貧童

上課砸椅子 不同的家庭讓他學習充滿挫折

弱勢童靠午餐撐一天 誰來幫他們?

她在捷運責罰小孩 被制止後卻哭了

作者文章

Skills for U執行長黃偉翔與他的技能夥伴們。圖/黃偉翔提供

從獨立記者到組織經營 黃偉翔發揚技能多元價值

2019/04/03
CSRone永續報告平台公布的《2019台灣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研究報告是國內C...

台灣永續報告研究出爐 盤點5大關鍵發現

2019/03/22
不只放學夕圈,刻意用正向語言連結學校強調的品格行為,學校的每個時刻都充滿濃濃「品...

TFT/全台教師最年輕學校,從瀕臨廢校到人人想來

2019/03/08
TFT不「說」領導力,而是身體實踐。攝影/劉宜峰

劉安婷:我們如何在工作日常實踐領導力?

2019/03/07
創辦人劉安婷強調, TFT強調的領導力,領導力無關權力或位階,著重自我實現,從「...

管理者≠領導者 改變社會需要年輕領導力!

2019/03/03
王雅民踏上教育旅途,故事正要開始。圖/TFT提供(攝影:傅祐承)

甲中國小×TFT 互相加乘的教育創新DNA

2019/01/24

最新文章

黃瀚嶢不僅擅長生態插畫,2022年出版的文學作品《沒口之河》同樣驚艷四方。 圖/...

從繪畫到文學-《沒口之河》黃瀚嶢 走出不一樣的生態研究路

2024/04/19
生態插畫家李政霖曾參與出版《臺灣野鳥手繪圖鑑》,現則醉心鑽研淡水魚生態。 圖/張...

走遍山林和水域,生態插畫家李政霖用畫筆上自然課

2024/04/02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透過各式活動,一步步帶領學生們打造友善校園、遠離霸凌。 圖/張...

不說教、打罵也能防制校園霸凌 福安國中校長施俞旭撕「流氓學校」標籤

2024/03/15
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投入兒少服務30餘年,她認為處罰不是解決校園霸凌問題的唯一方...

教孩子「沒有一定要喜歡所有人,但接納不同」兒盟白麗芳談霸凌

2024/03/05
由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汪兆謙領軍的阮劇團,是一群對戲劇充滿熱忱的嘉義返鄉青年組成,自...

從被質疑到本土語言貢獻獎 阮劇團為何用台語翻轉經典?

2024/02/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