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拍攝台灣山海-台師大《野性濕地》紀錄片 獲國際大獎

《野性濕地》紀錄片追蹤如黃喉貂等動物。 圖/台師大提供
《野性濕地》紀錄片追蹤如黃喉貂等動物。 圖/台師大提供

國科會補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由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方偉達製作生態紀錄片《野性濕地》,並由生態導演馮振隆歷經10年拍攝,紀錄台灣高山到海洋,並獲得聯合國拉姆薩濕地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委員會聯合頒發《Best of Best Award》國際大獎殊榮。

頒獎典禮於今日(4月27日)在台師大舉行,由導演馮振隆代表領獎,並於會上頒獎給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總會長Susan Galatowitsch、拉姆薩東亞中心主任徐昇吾、台師大生科系教授吳忠等人,表彰他們在國際上濕地的貢獻。

《野性濕地》紀錄片由生態導演馮振隆歷經10年拍攝,紀錄台灣高山到海洋,圖為西海岸的泥灘地。 圖/台師大提供
《野性濕地》紀錄片由生態導演馮振隆歷經10年拍攝,紀錄台灣高山到海洋,圖為西海岸的泥灘地。 圖/台師大提供

方偉達表示,《野性濕地》包括四集,片長共二小時,四集分別探討高山湖泊、農田濕地、河川濕地、海岸濕地等主題,片中追蹤如濕地的水鳥以及食蟹獴等數個保育類動物。

方偉達也形容,「這部片是Discovery和National Geographic的規模,進行濕地物種擬人化的編導和拍攝。」在擔任《野性濕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台灣濕地生態系的計畫主持人期間,必須要冷靜思考進行影像篩選評估,讓影像跟敘事之間具備清晰的距離,因此不斷在筆記本速記,但也讓我能更清楚看清世界的真相。

此外,方偉達還說,為了和馮振隆拍攝珍貴畫面,馮曾在山上蹲了23天,只為了拍攝藍腹鷴、帝雉。自己則小時後就對哺乳類動物情有獨鍾,因此才接手這次挑戰。

《野性濕地》四集已陸續在民視新聞台、台灣台等播出,明日(4月28日)上午8時、5月5日8時等時段將陸續播映,也將於台師大公館校區台北科學日登場。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圖解四接環評/正反意見對峙 環評過初審然後呢?

圖解四接環評/正反意見對峙 環評過初審然後呢?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每年300萬顆墮胎藥!一年至少30萬墮胎數 超過出生人數2倍

點廢成3億金!畜試所轉農廢為綠金 回歸農用、減少汙染

點廢成3億金!畜試所轉農廢為綠金 回歸農用、減少汙染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最新文章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