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家、THE ONE校長學校、雜學校、優樂地。 圖/文大提供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家、THE ONE校長學校、雜學校、優樂地。 圖/文大提供

「環保愛地球」對三、四年前的台灣而言,還是時下關注地球環境議題所盛行的口號,如今短短時間內「永續」當道,現今環保愛地球一詞,儼然是被時代註記的曾經。當企業紛紛想辦法因應國際永續趨勢轉型,台積電、友達光電、國泰金控......,不同領域的企業陸續加入RE100組織,欲在2050年達成淨零目標的同時,照理說相應人才應該準備好、提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銜接職涯的高等教育現場,畫風卻和想像中不太一樣。

永續議題跑得太快,人才荒不只發生在台灣,去年哈佛大學成立永續中心、史丹佛大學成立永續學院,甚至矽谷史上最成功的創業投資家杜爾與其夫人捐款11億美金到史丹佛永續學院,就是要為全球性的永續主題培植好人才。

比史丹佛還早創立的永續創新學院

提到台灣高等教育端走在永續前線的教育家,非文化大學的方元沂老師莫屬,當台灣還在「環保愛地球」的時期,他已嗅到永續將掀起社會新樣貌,於是在108年成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致力透過這樣的平台提供最新的永續資訊、串連校內校外的教授和學者,一起替台灣永續教育努力,孵育更多永續人才。

「大多數的大學生,可能還是比較專注於把自己照顧好。」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説,學生們好不容易從以考試、升學為導向的教育框架裡走出來,到了大學不是專攻自己的專業,就是體驗生活中的樂趣,比較難把眼球放在現下正熱的永續議題。

文大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 圖/張皓婷攝影
文大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 圖/張皓婷攝影

教育現場難的往往是「引起學習動機」,該如何觸發孩子們的意願呢?「教室裡的永續是政令宣導,我們把學生帶到場域。」方元沂三年來透過USR計畫觀察到,真正走到場域裡的學生,有更大的機會改變思維。

方元沂認為,大學不應該只是培養永續素養,而是要讓學生具備永續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就業;想達到如此理想的狀態,文化大學在北海岸的地方創生計畫,就是最好的運營場域。

文大在北海岸的地方創生工作,除了幫助在地建立可永續發展的方法,也將永續教育帶進當地,讓大學生不只是聽課,同時也長出授業的能力,這項計畫甚至在近期拿到教育部第三期的經費。

文大USR計畫在北海岸。 圖/文大提供
文大USR計畫在北海岸。 圖/文大提供

以「眾效」滾動高等學校的永續教育

文大北海岸的USR計畫能成功,幕後有一個重要功臣,5% Design Action(以下簡稱5%)。

「5%算是B型企業,他們知道要怎麼設計、行銷。」方元沂説,透過與5%合作,學生從中瞭解原來業界要的是什麼?又該如何幫地方的社群、當地農村?與體制外的組織共創,讓當地建立起商業模式,不再僅僅靠政府補助維運在地發展。

「策動永續教育,1+1要花老師兩倍的時間才能大於二。」方元沂解釋,永續不像其他學科有考古題、有過往教案能參考,老師只靠自己的力量推動很艱難,所以像5%如此的體制外組織、企業提供資源給學校,如同扮演永續人才加速器的角色。

在今年五月的高等教育永續發展論壇,方元沂邀請了五個重要的外部協作單位與會分享,除了5%之外分別有聯合線上倡議家、優樂地、雜學校、THE ONE校長學校。「我覺得團隊很棒的是可以發揮500%的力量,過去單打獨鬥,但現在是眾效!」

5%提供新的設計思維;雜學校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能吸引學生參與永續的行列;THE ONE校長學校提升K12的永續素養,讓學生進入大學後可以長出永續行動的能力;優樂地是連接教育與企業的橋樑,也是培育文大老師長出永續知識的智庫;聯合線上倡議家則是在相關議題的擴散與對接,能形成很好的溝通管道。方元沂認為,五個企業或組織對於文大而言,提供了不同層面的幫助。

未來,方元沂也期待透過USR的場域,可以有更多像是台積電基金會等企業、或是建設公司的加入,相信以「眾效」投資教育,也就投資了台灣的未來。

打破專業知識形成的高牆

文大永續創新學院的成立,讓校園裡頭的永續氛圍開始發酵,然而,推動永續教育還有許多難關要克服,從教師面向看,永續是跨領域的學問,最實際的就是各自專業反而成了一堵牆,「大家都是博士畢業,要拉下臉去請教跨領域的問題實在不太容易。」方元沂一語道破癥結點,但好在永續創新學院成立了社群,嘗試把幾位不同專業的老師拉在一起,老師們能自然地在議題上互通有無,大家都感到相當興奮。

「永續要讓年輕人有興趣、要很潮、要很酷!」從學生面向來看,誘發學習動機一直都是燒腦的事,方元沂說,現階段的大學生如處在真實社會的平行時空,對於永續知識沒想像中的多,學校得辦法讓學生們感受到「哦!永續原來這麼重要」,期待孩子們除了專業知識也要有永續能力,進入社會後展開具適應力的職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海中的「飛毯」?380天打造海洋巨作 5.45公尺鬼蝠魟標本栩栩如生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彈藥庫變身生態教育基地!桃園大湳森林公園帶動、提升生物多樣性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耶誕節不浪費!高雄仁武國小附幼用「愛買」做的耶誕樹 有意義、又環保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走廊也能種玉米?讓教室變身農場 高雄新上國小奪食農教育獎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生命教育最佳代言兔兔「白鬍子教官」 教孩子尊重不同生命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

從實驗室到魚塭!養殖第四代放棄英國碩士 回鄉推廣虱目魚、食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