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鬣蜥警報!孵化高峰期將至、一路向北現蹤苗栗 不排除族群擴散可能性

陸地生物

屏東縣新埤鄉附近捕獲的綠鬣蜥。 圖/劉星君翻攝
屏東縣新埤鄉附近捕獲的綠鬣蜥。 圖/劉星君翻攝

外來入侵種美洲綠鬣蜥近年族群激增,族群從南台灣一路向北、往東部蔓延,全台已有12縣市淪陷。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祭出「獵捕令」,號召獵人與專業團隊與民眾加入捕捉,上半年已移除逾10萬隻。不過,苗栗縣近期捕獲多隻中型個體,移除團隊憂心恐失守,正嚴密監控族群動態。

閱讀更多:綠鬣蜥不只要抓還要人道處理!保育協會:人類活動造成 應兼顧生命與觀感

林保署去年底成立綠鬣蜥防治應變小組擬訂移除戰略,今年訂定移除12萬隻目標,除由各區分署組建原住民獵人團隊,用獵槍等工具對熱區優先移除;並委託10支專業團隊,進駐農田與畜牧場周遭移除;另號召民眾接受培訓,自主加入移除工作,以獎金、禮券或農特產作為獎勵,已有1600人完成訓練。

根據林保署統計,自今年1月至7月16日,全台已累計移除18544隻綠鬣蜥,移除數量以高雄市最多,逾4.5萬隻,其次為屏東縣。綠鬣蜥大軍一路向北、往東邁進,包括南投縣、嘉義市、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台東縣、花蓮縣等縣市均現蹤。

林保署野生物管理科長邱國皓表示,目前仍以屏東、高雄、嘉義為主要熱區,初期捕捉以30公分以上、具有繁殖力的大型個體為主,移除量能集中在4月至6月,6月中下旬捕獲數量趨緩,以中小型個體居多。

邱國皓指出,花蓮在5月捕獲2隻中型個體,並未發現有穩定野外族群,將持續觀察;至於苗栗則在5、6月共捕捉6隻,目前仍在勘查中,尚未排除族群又往北上擴散的可能性,綠鬣蜥產卵期剛結束,將進入孵化高峰期,須留意是否有大量幼蜥出現。

邱國皓坦言,經過幾波高強度移除行動,高屏和嘉義地區綠鬣蜥族群有減少趨勢,今年移除12萬隻的目標可望達成,但由於野外族群數量難以精確掌握,實際數量研判恐超過20萬隻,他們會滾動式調整防治策略。

不願具名的野保學者質疑,目前各縣市獎勵移除標準不一,廠商捕捉大隻綠鬣蜥可以領500元、小隻200元,民眾則僅能領取半價,恐出現廠商轉包民眾、從中賺取價差的情形;此外,各地獎勵形式不一,有發現金、禮券,甚至以醬油、紅豆兌換,亦可能出現「甲地抓、乙地換」的漏洞。

邱國皓回應,已要求造冊管理,並限制受訓民眾僅能在所屬縣市核銷,以降低轉包與跨縣申報弊端。

綠鬣蜥小檔案。 圖/雲林縣府提供
綠鬣蜥小檔案。 圖/雲林縣府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基隆嶼「金花石蒜」開!觀光先注意 部份步道暫時封閉

基隆嶼「金花石蒜」開!觀光先注意 部份步道暫時封閉

台東東海岸風機大戰!業者執意開發58座風機 惹怒居民、3500人連署反對

台東東海岸風機大戰!業者執意開發58座風機 惹怒居民、3500人連署反對

捨經濟救無尾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暫停大片林地伐木 影響約300名工人

捨經濟救無尾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暫停大片林地伐木 影響約300名工人

最新文章

基隆嶼「金花石蒜」開!觀光先注意 部份步道暫時封閉

基隆嶼「金花石蒜」開!觀光先注意 部份步道暫時封閉

捨經濟救無尾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暫停大片林地伐木 影響約300名工人

捨經濟救無尾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暫停大片林地伐木 影響約300名工人

9月一起來當「追鷺人」!秋季限定黃頭鷺大軍過境台灣 一路向南超壯觀

9月一起來當「追鷺人」!秋季限定黃頭鷺大軍過境台灣 一路向南超壯觀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冰山之王的最後旅程...全球最大冰山A23a飄流近40年 預計數週內會完全消失

國寶魚搭飛機了?雪霸首度啟動「護魚專機」 空運240尾櫻花鉤吻鮭入山

國寶魚搭飛機了?雪霸首度啟動「護魚專機」 空運240尾櫻花鉤吻鮭入山

為何海邊天天有鯨豚擱淺?牠們會預測地震嗎?日本解剖學者親揭3大真相

為何海邊天天有鯨豚擱淺?牠們會預測地震嗎?日本解剖學者親揭3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