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視而不見...海漂垃圾經食物鏈傳遞 食安威脅每個人都難倖免

水下生物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執行長鄭明修從小在高雄、澎湖成長,與大海為伍,對各地海洋環境變髒憂心忡忡,他形容「以往搭船去潛水,海面很乾淨,現在不一樣,一眼望去,海面幾乎都是垃圾!」

鄭指出,海漂垃圾經日曬、風浪拍打,不斷風化、分解、碎成塑膠微粒,可能變奈米級大小,再被細小的浮游動物吃下去後,接著被小魚、小蝦和大魚吃掉,透過食物鏈傳遞、累積在生物內臟和肌肉組織,最後可能就被人類吃下,海洋汙染藏著對食安的威脅,每個人都難倖免。

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鄭明修的研究團隊曾造訪東沙群島多達57次,鄭表示,選定東沙島作為調查地點,是因為發現這個地方變化很大,20多年前仍很乾淨,近年海漂垃圾一度多得嚇人,不免讓人好奇這些垃圾從哪來?

鄭明修說,東沙島雖有駐軍,但禁止亂丟垃圾,當地垃圾幾乎都是從外地漂來,研究團隊認為是建立追蹤海洋垃圾模型的好地點。選在東沙島南、北各一處沙灘,每個月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同仁、研究團隊與海巡署士兵協助調查海漂垃圾,分析組成物,鑑定後發現大多來自中國或東南亞國家。

鄭指出,東沙島上實地調查發現1年海漂垃圾量可達數百公斤,年件數可高達數千件。海漂垃圾多數呈現未分解狀態,若以垃圾類型分析,以發泡塑膠占最大宗,第二是其他塑膠製品、漁具等。追溯塑膠瓶垃圾來源國,發現海漂垃圾量以中國、越南為最大宗,其次為台灣、日本與韓國。因海流等因素,垃圾在海洋漂流可能經過數天至數百天才會抵達陸地,從海流模擬預測結果顯示,有相當比率的垃圾會持續在海洋中打轉。

鄭明修研究分析海洋垃圾種類多,有20%會漂浮、80%會沉沒,如漁網,估計每年全球有480萬至1270萬噸漂浮垃圾流入大海,其中50%可能被風浪打上岸,其他繼續漂浮,經過日曬、風浪拍打,不斷風化、分解、碎成塑膠微粒,甚至變奈米級大小,再被細小的浮游動物吃下去後,接著被小魚、小蝦和大魚吃掉,透過食物鏈傳遞、累積在生物內臟和肌肉組織,最後可能就被人類吃下。

鄭明修說,許多科學家研究塑膠垃圾與微粒對海洋生物影響,著名例子是夏威夷群島的北部島嶼,當地信天翁誤以為塑膠是食物而吞食、用塑膠餵幼鳥,科學家解剖死亡的信天翁發現肚裡塞滿垃圾。其他如鯨、海獅和海豹等生物,屍體肚裡也有許多垃圾。

鄭提到,塑膠含塑化劑,溶入大海會對生物造成危害,同時也是環境荷爾蒙,會讓雄性貝類陰莖縮小、動物出現雌性化,塑化劑不是急性毒,塑膠微粒風險不會有立即致死風險,許多人對於海洋垃圾無感、不覺得害怕,其實海廢對食安風險和每個人都相關,不能視而不見。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執行長鄭明修從小在高雄、澎湖成長,與大海為伍,對各地海洋環境變髒憂心忡忡。 圖/王慧瑛攝影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執行長鄭明修從小在高雄、澎湖成長,與大海為伍,對各地海洋環境變髒憂心忡忡。 圖/王慧瑛攝影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學者鄭明修說,海漂垃圾幾乎無國界,但海漂垃圾從何處來,還是可以從包裝、標籤的文字等找出蛛絲馬跡,圖為2017年的東沙群島情況。 圖/鄭明修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最新文章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英國最大湖泊成「綠色臭蛋湯」!廢水+氣候變遷加劇藻華現象 湖泊奄奄一息

英國最大湖泊成「綠色臭蛋湯」!廢水+氣候變遷加劇藻華現象 湖泊奄奄一息

綠能忽略的生態...風機24小時運轉影響夜行動物覓食活動 導致鳥蝠死亡

綠能忽略的生態...風機24小時運轉影響夜行動物覓食活動 導致鳥蝠死亡

風靡80年代台灣...士林夜市曾有「活體旋轉木馬」 5圈30元馬不停蹄

風靡80年代台灣...士林夜市曾有「活體旋轉木馬」 5圈30元馬不停蹄

死亡率降65%!澳洲批准無尾熊使用「披衣菌」疫苗 可望終結致命傳染病

死亡率降65%!澳洲批准無尾熊使用「披衣菌」疫苗 可望終結致命傳染病